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亮点数据看发展|聚“链”成势,山东高新技术产业登高向新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29 18:07:11

数据说发展

一季度,山东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改造,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经济转型升级态势向好。升级类产品增长较快,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25.4%。

企业说发展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

在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飞场,一架载重200公斤的森林消防无人机正穿越湖泊,精准投下灭火弹开辟隔离带。这款由龙翼航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通过实时感知风况、调整飞行姿态,攻克了7级大风稳定飞行的技术瓶颈。而在十年前,龙翼航空只是一家以植保、测绘为主营业务的小型企业,产品载重不足5公斤。

龙翼航空总经理杨则允说:“为了拓展市场,我们瞄准复杂灭火环境的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北理工、山大联合攻关的智能算法,通过优化动力系统提升载重、强化智能算法增强抗风性,让极端环境精准作业成为可能。”

如今,龙翼航空无人机已从单一机型升级为“侦察+投弹”的编队作战系统,单次覆盖火场面积可达500平方米,效率提升5倍以上。“现在我们的产品线已拓展至高层消防、物资运输等12个领域,一季度订单额度同比增加30%。”杨则允说。

4月26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济宁举行,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成功揭牌。近年来,山东机器人相关产业加速发展,2024年,山东印发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进入人形机器人强省序列。

前不久,山东西曼克技术有限公司,工人们迎来一位新同事——一款新型AGV搬运机器人自如穿梭于车间内外,把物料精准送到生产线上。“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款重载激光室外搬运机器人,融合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及激光导航技术,为搬运机器人构建了一套高精度、高灵活性的智能导航解决方案。”公司研发部副部长袁绪龙介绍,新品能够克服从室内到室外光线变化带来的识别难题,定位精度能够达到正负5毫米,负载从0.5吨提升到30吨。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从搬运机器人到智慧云仓的产业链布局,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可实现年营收10亿元。

加快新材料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在位于济南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片薄如蝉翼的薄膜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微光。这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100的材料,悄然改写了中国在高精尖材料的“跟跑历史”。

传统材料的厚度以毫米计,难以满足高速通信的微型化、集成化需求。晶正电子通过纳米级剥离技术,将材料压缩至数百纳米,并与硅基结合形成纳米铌酸锂单晶薄膜,大幅度提高了光纤通讯速度,同时减少了能耗,解决了5G芯片行业的“卡脖子”难题。

“材料研发到量产经历了十年的时间,中间的压力是很大的。”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潘超说。纳米薄膜赛道周期长、投入高。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时至今日,我们的研发投入还占总营收的40%,累积研发投入已达数亿元。”

如今,晶正电子的产品已经进入了美、日等全球百余家高科技企业及科研机构,主要应用于5G手机滤波器、探测器、光纤通讯、存储器芯片、量子通讯等前沿领域。2022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获得山东省“瞪羚”企业。

“企业的成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生态共赢。”2024年,晶正电子与济南大学共建山东省光电材料实验室,吸引2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材料——器件——终端”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分工非常明确,每家企业都把自己的产品做好了,把产业链串起来,就是一个最好的产品。

专家说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世林

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山东在工业领域的突出表现,也彰显了山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制造和人工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显著进展。

从具体数据来看,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基础性的带动作用。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76.2%、25.4%,显示出山东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快速发展。这种以工业升级带动全局发展的模式,为经济大省转型提供了重要范式。

此外,山东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方面的协同推进,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生根,不仅带动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还推动了工业的转型升级。随着大型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改造的加速推进,山东工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

对于山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是关键。山东应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引领,加快自主产品的迭代,提高工业附加值。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风险基金,引导科技产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投入,促进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研发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山东在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展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突出表现,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山东有望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董婉婉 王瑛琪 吕光社 段婷婷 通讯员 吴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