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全国劳模叶林伟答大众新闻,分享“传帮带”经验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29 18:04:52

4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您编写了多本培训教材,对于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您认为除了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哪一方面的能力?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8万吨模锻压力机班组大班长叶林伟在回答大众新闻记者这一提问时,系统阐述了其在技能传承方面的实践经验。

作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手,叶林伟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已培养四名技能骨干。他经常给徒弟们强调:“我们作为操作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实际动手能力,书本上只能带给你理论,手上的感觉只能靠长期积累、长期在不断操作当中把习惯转化为自己的肌肉记忆。”他介绍了他培养体系的四大核心环节。

“第一个,我在带徒弟过程中,强调比较多的就是要学会听我们的设备所表达的声音。我们8万吨模锻压力机在运行当中,正常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经常带着徒弟到8万吨压机下面,有一些非常高压的管子,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高压管道之后是比较顺滑的声音过去。”叶林伟特别注重培养“设备语言”识别能力。通过反复观察高压管道的正常运转声与异常振动声响,使徒弟们精准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后续精准操作奠定基础。

其次着重锤炼心理素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叶林伟采取“突袭提问”方式,随机考核学员应对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操作手的心理素质是怎样培养的呢?我们经常在干活的过程当中,有可能我会不定时问操作手,比如设备上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他会在平常工作当中积累经验之后,有一定的经验,反馈到我,这样我们反复探讨,把遇到问题之后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做到更好。”同时要求操作手全面掌握工艺细节,在航空模锻件出炉前即进行定位预演。叶林伟把每个生产环节比做成一场小型战役,“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设备操作,还有产品制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他对整个产品的工艺要非常熟悉,所以在我们锻造之前,操作手也要对整个产品的工艺流程、锻造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第三阶段推行标准化建设。针对模锻压力机复杂的操作流程,叶林伟指导学员将装炉定位、锻件压制、冷却处理等环节的实操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共同编撰形成标准化操作手册(SOP)。经过多轮研讨修订,最终形成质量可控的最佳操作路径。“整个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操作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涉及批料的提前准备、装炉,包括锻件定位,以及锻件的压制和锻件的冷却等等,这一套庞大的操作流程下来,要让他们细致地掌握到每一个细节。”

“我们会把我们的SOP转化为内训式的培训课程,也是对整个公司里面有一些新进员工的快速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内训师是要经过提前培训,掌握一定的培训技巧,对操作有一定了解的技能大师来担任,他要会总结、会提炼、会讲述,要传递下去。我们内训师系统里面目前也是发展了非常多的技能人才,我们把这些课程,我们之前编写的SOP转化为内训师的课程,再通过集中培训,特别是新进员工的培训,集中培训之后让他们有个大概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新进员工有个非常好的好处,就是让他们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内训师的授课,尽可能快地掌握我们的基础知识。”叶林伟最后说,在新进员工比较优秀的学员范围内再次挑选比较优秀的,作为我们后续培养的骨干,这就是做“传帮带”方面的经验。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北京报道 经纬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