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农作物安全“守护者”葛家成:双轮驱动筑牢国际竞争“护城河”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29 17:34:22

4月29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发展信心 勇担时代重任”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三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完善治理结构 践行现代企业制度”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凤凰网记者:

请问葛家成先生,海利尔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农药行业脱颖而出、站稳脚跟,在完善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哪些独到的经验做法?

葛家成:海利尔创立20余年来,通过建立系统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清晰的产权结构、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实现从家族企业到主板上市公司的转型,走出了一条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深化治理机制改革,筑牢规范发展根基。公司自2011年起系统全面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2014年引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2017年上市后完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设立“战略委员会+战略发展中心”,建立五年滚动战略评估机制,确保战略决策专业化与风险可控,为规范运作提供保障。

二是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面对行业竞争,海利尔在科学治理体系框架下确立“原药制剂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产业链布局。上游自主研发与跨国合作突破新化合物开发“卡脖子”技术,储备2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化合物;中游建成智能化原药、制剂车间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下游组建近千人技术服务团队,每年服务数百万户种植大户、数亿亩农田,连续13年获“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国际业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占比超55%,产品获欧盟等国家的等同认定,强化全球竞争力。

三是创新驱动,打造技术“护城河”。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项目制管理、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激励体系等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三级创新体系,聚焦绿色原药、环保制剂、纳米给药、先进工艺等前沿领域,每年研发投入金额占比超5%,研发出了增产30%的新农药,每年推出新产品占比20%,新产品100%具有差异化、药效提升20%、利用率提高30%,拥有的发明专利均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四是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打造了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布局开发纳米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产品,100%符合无人机飞防标准;每年投入数亿元升级安全环保,引进和开发先进工程工艺技术,升级智能化车间,推动生产全流程低碳化;建设国际标准实验室及全领域试验能力的检测评价中心,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获评“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企业”。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葛家成先生,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企业有哪些利好?

葛家成:山东省通过政策创新与制度供给,构建了覆盖税收优惠、融资支持、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政策体系,为海利尔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政策支持,激发创新动能。在国家、省、市政策支持下,海利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技术创新工程、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等10余项课题,均获专项资金支持;组建国家产业领军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与科研院所院校合作,推动纳米制剂、飞防技术、连续化反应、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先技术应用,近20项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政府通过绿色转型补贴及智能化改造支持等“真金白银”的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长效保障,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优渥的营商环境,助力行稳致远。各级政府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通过“领导包联”“驻企服务”精准解决企业难题。如我们平度生产基地一些新项目审批从以往“逐级审批”转变为“同时审批”,项目审批周期缩短5-7天;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快速评审加速了产品上市时间。此外,依托海牙认证体系,海外出口登记周期缩短70%、成本下降80%,出口信用保险、法律服务等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们感到很贴心。

三是赋能人才引育留,点燃企业人才引擎。各级政府通过人才绿卡、安家补贴、用工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建设高校实训基地、降低有关保险费率等政策,助力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海利尔通过这些政策支持,稳定了核心人才团队,夯实了人才基础,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乘政策东风,下一步,海利尔将坚守“专注作物科学,服务世界农业”的初心使命与战略定力,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持续打造“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全链发展-全球布局”的良性生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程文琪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