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竞争和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无论是技术创新、品牌塑造,还是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贯穿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决定着市场话语权和商业价值。 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不仅是法律赋予的专有权利,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资源: 专利保护技术壁垒,让研发投入转化为市场优势; 商标树立品牌价值,赢得消费者信任; 商业秘密守护核心资产,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赋能跨境贸易,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为迎接和庆祝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4月25日,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年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临港中心顺利举行。 活动中,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临港新片区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能效管理、高水平服务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与重点产业融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发挥好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打造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持。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各方将在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企业服务、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创新等五大方向展开深度协作,共同打造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生态圈,助力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活动中发布了上海市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专业的趋势研判,全景扫描两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图谱,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4年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工作报告》。报告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全面呈现了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效。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持续以知识产权发展为引擎,切实发挥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独特作用,为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贡献“临港力量”。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临港新片区分中心于2024年10月30日正式揭牌运行。活动上,分中心发布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事项,系统展示分中心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内容。作为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台,分中心将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强化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上海临港知识产权交流促进中心在活动中推出临港新片区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全新服务方案。本次发布从基金发展历程、运营机制创新、服务升级优势等维度,全面展示这一全国首创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维权体系,加快高层级服务功能探索,切实助力临港新片区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围绕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主题,结合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流通、AI创新等核心产业发展需求,与会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为临港新片区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提供助力。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特聘研究员陈栗教授立足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战略定位,深入剖析了数据知识产权在跨境场景中的运用路径,为临港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区提供了前瞻性建议。刘夏教授则聚焦AI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专利高质量创造、智能侵权监测、价值评估等全链条应用中的创新实践,为临港布局AI+知识产权新赛道提供了重要启示。 除了主会场活动,在宣传周期间,临港新片区也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互动,传播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理念,共同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市知识产权局相关处室、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处室、临港新片区各镇、园区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唯一官方微信订阅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