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积极探索种桑养蚕产业。
工作中,广泛动员农户参与,为桑蚕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沙河乡南布村成立了桑蚕养殖合作社,村“两委”和“自然村长”主动作为,积极与合作社对接,为扩建蚕房提供水泥,帮助蚕农修复灌溉渠道,全方位扶持种桑养蚕,确保产业稳步发展。
同时,双江镇积极争取挂钩单位等部门支持。2017年,崇明区在沙河乡南布村委会投入帮扶资金,以南布村种桑养蚕合作社为依托,发展桑树种植基地2510亩,扩建蚕房1000平方米和配套蚕床等设备,带领农户个体桑蚕养殖。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帮扶资金量化入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按协议分红,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91户2517人参与。
为提升桑蚕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南布村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在桑树种植方面,不断引进优良桑树种苗,并规范种植流程、加强科学养护。同时,借助上级部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安排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学习先进经验。在养蚕环节,通过规范消毒、恒温保障等科学方法,提升养蚕技术水平。采取分户养蚕、集中收购的模式,实现了产业的标准化运作。
此外,南布村还积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新修建约3公里灌溉渠道,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缮约3公里产业路,为桑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经过十年不懈探索,南布村的桑蚕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桑蚕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以及蚕农的经验技术不断提升,蚕茧和僵蚕的产量与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蚕农的年收入也大幅增长,从最初的几万元提高到最高10万元。2025年,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周认科积极探索,将冬季落叶后修剪的废弃桑枝切片晒干后出售,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截至目前,已合理利用废弃桑枝切片50余吨,为蚕农增加收入约10万元,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