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产业合作 | 曲靖罗平:沪滇协作结硕果 产业振兴促发展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5-04-29 16:18:53

近年来,在沪滇协作有力推动下,罗平县长底乡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持续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焕发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生机。其中,长底乡龙街子村千亩热区水果种植基地,就是沪滇协作推动当地发展的生动实践。

因地制宜谋发展,产业布局开新局。长底乡龙街子村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气候条件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过去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资金支持,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长底乡党委、政府积极申请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结合龙街子产业优势,按照“生态兴村、产业富民”思路,谋划、申报龙街子热区水果种植项目,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整合农业资源,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突出扩规模、提质量、抓配套、促融合,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共流转土地200亩,户均可年稳定增收3000元左右。项目经营性固定资产确权移交给村集体,项目年收益按一定比例向村集体和农户进行分红。同时,项目建设期就近用工12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后期水果基地园管护可持续性提供就业岗位50个以上,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科技赋能提品质,联农带农促增收。在沪滇协作推动下,千亩水果种植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更在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基地建设了完善的灌溉管网、灌溉沟渠、采摘步道和农家乐,为水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以及为今后的农旅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基地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实地技术指导,让周边群众掌握高效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提升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据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沪滇项目支持和扩能后,目前基地已发展热区水果1000亩,涵盖沃柑、爱媛果冻橙、黑老虎、西梅、龙花梨等10多个品种,实现水果多季成熟上市,满足了不同季节游客的采摘需求,水果通过电商平台和游客采摘等多种销售渠道,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在种植、管理期和采收季节还能为附近村民提供不少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龙街子村的水果不仅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到周边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悉,2024年龙街子村水果基地总产量达2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带动76户300余人受益

农旅融合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龙街子村的水果种植产业为龙街子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长底乡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将水果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网红吊桥、创意墙体、野营烧烤等特色旅游项目,成为游客的“打卡”胜地、贴近大自然的好去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采摘水果、体验民俗。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龙街子村里总是热闹非凡,游客们有的穿梭在果树间,忙着试吃、采果、拍照,果园里一片欢声笑语;还有的忙着欣赏美景、野营烧烤,接触大自然,充分放松身心。游客的到来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人气火爆时村民们纷纷摆摊设点,销售土特产、小吃和各种防晒装备,每天收入可观。据了解,2024年龙街子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余万元。

沪滇协作的实施,为龙街子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下一步,长底乡将继续深化沪滇协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发挥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果种植结构,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内涵,拓展农旅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来源:沪滇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