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油地融合产业园,和煦的春风吹动翠绿的柳条,大红底色的工地大门里,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中。
钢结构主体已完成70%,4月初进入装修阶段,8月试运营——作为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个预计总投资12亿元的智慧物流枢纽,将通过数字化控制、智能化运营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重塑区域农产品流通格局。黄河三角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即将有一个智慧物流的“超级心脏”。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施工现场。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施工现场。
“多温区冷库+京东技术”
破解农产品保鲜难题
“我们的冷库能切换多种温区,果蔬冷藏、海鲜冷冻、果汁加工可同库完成。”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项目负责人曾璇指着施工图纸介绍道。一期项目两个智能冷库采用国际领先的可变温设计,并将引入京东物流进行技术赋和运营指导,配合京东物流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冷库温度精准控制和库存实时监控,将这里打造成为东营市大数据智能物流集散中心。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金钟介绍施工进度情况。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金钟表示,中铁11局2024年8月中标,并于同年10月开工,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已落实投资7000多万元。目前冷链物流中心一号库钢结构已完工,较原计划提前两周。根据规划,今年8月冷链中心试运营后,将优先满足东营苹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仓储需求,并辐射服务滨州、潍坊等周边城市。
金融“活水”浇灌产业链
与其他物流园不同,该园区创新推出“仓单质押”“代采预付”等金融服务。“入驻企业经专业评估后,可用仓单进行质押。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可以为企业提供小贷和担保资质。资金紧张时还可由我们垫付采购款。”曾璇透露,东营区财金集团将联合银行,为商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
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项目负责人曾璇(左)和金钟核对工程进度。
这种新颖的智慧物流运营模式已吸引多家企业关注。东营区一家水产加工企业算了一笔账:通过园区代采服务,资金周转效率可有效提升;使用智能冷库后,物流损耗率也可以大幅下降。
“一星多卫”重构区域物流版图
根据《东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该项目将作为“中央枢纽”,联动河口、广饶等县区的卫星仓配中心,形成“1小时生鲜配送圈”。运营后预计年处理订单超100万单,带动就业千人以上。
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施工现场。
“这里将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超级心脏’。”东营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配套建设的B2B交易平台、网络货运平台,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交易效率。二期工程规划的加工仓配区还将引入预制菜等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赵婕 岳小雪 康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