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记者就此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为下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汪玉凯认为,“四稳”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政策体系,具有清晰的逻辑链条:首先要稳就业,就业是根本目标,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其次要稳企业。企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接着要稳市场,公平竞争、平稳运行的市场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通过前三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最终要增强社会各界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实现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此次若干措施的发布,是“四稳”工作的又一具体体现。
此次发布的若干举措共包括五个方面: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这些举措共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经济痛点精准施策;二是注重政策协同,形成系统合力;三是强调可操作性,确保政策能落地、见实效。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具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足的政策空间,以应对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当前,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我国经济仍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创新方面,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协调方面,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力度加大,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绿色发展方面,"双碳"战略扎实推进,绿色产业蓬勃发展。而若干措施的出台将会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统一了全国上下的思想认识,凝聚"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合力,形成政策落实的最大公约数;其二,明确了当前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有效提升了改革发展的政策效能和执行精准度。各地应根据决策部署,锚定发展目标,制定因地制宜的方针政策,助力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王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