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无人机“智慧眼”再升级,威海环翠公安“低空查毒”效率再提升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29 11:06:15

随着“嗡嗡嗡......”的声音,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低空警务专班民警王哲正操控着无人机从指定地点起飞,按照预设航线,对山区、林场及一些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查。听到“滴”的提示音,系统从复杂植被中快速识别并锁定3株罂粟幼苗,通过激光定位快速锁定罂粟准确位置。

据悉,该设备搭载的就是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联合威海天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机载罂粟实时识别系统,该系统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新系统整合了众多前沿技术,构建起“智慧巡查+实时识别+精准打击”的智能防控系统,在毒品原植物踏查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踏查人员可根据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现场快速识别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特征,达到1个村庄的10分钟航测识别、30分钟铲除干净的效果。

同时,禁毒大队民警给出一组对比数据:“以前我们5组人,共计近二十名人员,去踏查一个300户左右的村庄,全面细致地踏查下来一般需花费2小时,如果使用无人机巡查的话,边飞边观测算下来需要三四十分钟。搭载了新系统后踏查效率较之前人工提升15倍以上。”

此项成果的研发标志着该分局在科技赋能禁种铲毒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通过依托“空中预警+地面响应”联动机制,让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在踏查过程中实时接收无人机罂粟智能巡系统推送的信息,实现1小时内现场核验处置闭环,彻底打通“零产量”的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无人机发现数量已占铲毒总数的60%以上,且呈逐步增长趋势。

“2019年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利用无人机进行禁种铲毒踏查,那时候我们还需要通过肉眼再次甄别,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能研发出一款可自动识别罂粟的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精准打击,现在愿望成真了。”禁毒大队民警康洪光表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安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该分局坚持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积极探索大数据、无人机等新技术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但在基层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传统禁种铲毒踏查方式对隐蔽区域的探查存在盲区,而机载罂粟实时识别系统的应用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不仅如此,无人机搭载的自动识别系统通过高空视角扫描,可精准识别罂粟植株,有效消除人工踏查因地形遮挡产生的视觉盲区。

钙粉军一直致力于将无人机技术用于公共安全实战,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这样的探索从未止步。“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将利用AI大模型和罂粟样本知识库,继续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持续提高产品工作效率与精准度。”低空警务专班负责人李健表示。

(赵越 李健 孔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