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介绍了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几项具体举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是“对症下药”,每个企业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这就需要为企业“量体裁衣”,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
因此,他认为,需充分调研,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够提供什么,帮助企业克服现在面临的暂时性压力,让他们“留得青山在”。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冀晓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出口服务套餐,建立外贸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专属出口退税辅导及当地精准的政策画像,帮助企业稳步拓展海外市场;其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跨境金融方案。综合运用出口信保、贸易救济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研发出口押汇、保理等产品,探索构建覆盖全球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在“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方面,白明认为,出海前事先了解情况规避风险,其实就是信息的获取,一方面需要政府以及各类商会帮助企业多了解信息,另一方面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一旦出险,可以保护企业。
在扩大服务产品“出海”方面,在白明看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出海的空间被打开,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对准备出海的服务型企业,也要给予“量身定做”的支持。同时也要进行规范,减少企业遇到风险的机会。
另外,白明认为,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是一种吸引外资的办法,他们能在中国进行投资,还把赚了的钱再投向中国,说明对于中国的营商环境是认可的。
对于如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冀晓群则建议,首先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构建全方位外资服务体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签约、建设、投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存量外资发展壮大,支持外企通过利润再投资、资本公积转增等多种方式,在特定行业、领域、地区扩大再投资。
(大众新闻记者 刘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