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杜鹃花的盛开的季节,在前几期的小叶子栏目中,我们畅游辅德里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等地的杜鹃花海,认识了迎红杜鹃、猴头杜鹃、马银花、落叶杜鹃、高山杜鹃等不同杜鹃,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里杜鹃花的次第盛开。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不少杜鹃已在上海安家落户,而在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传奇物种——大树杜鹃。
听名字就知道,大树杜鹃身材高大,据记载,其株高近30米,不愧为“大树”之名,在一众高山杜鹃中也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如此特殊的存在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关注,100年前,英国植物猎人乔治·福瑞斯特砍倒了一株树龄280年的大树杜鹃,并将树干锯成圆盘运回英国,引发了整个英国的轰动——在当时的认知里,杜鹃长不了如此高大。但在这之后,大树杜鹃销声匿迹于人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冯国楣教授为主的考察队三入腾冲,终于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内找到了大树杜鹃,才使这一物种重现于众人的目光之中。
大树杜鹃虽是“巨人”,而它的种子却细如尘埃,一吹就跑,这也为它的繁衍带来了不便,细小的种子与幼苗十分容易被其他植物遮挡阳光而无法继续萌发或生长。除这点外,它还存在其他的“软肋”:它的分布地狭窄,现存成熟个体数量不多,生长缓慢,这些都对种群数量造成了威胁,已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上归为极危植物。
如今,这种传奇物种来到了上海,在上海植物园的亚高山植物馆中就能见到它们。不过相比在高黎贡山的那些大家伙,植物馆中的大树杜鹃仅有一臂高,尚处在幼年期,短时间内无法见到它开花,但见上一面,也能感受到它背后所蕴含的传奇与神秘。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