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成立五周年,产业规模破百亿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4-28 20:04:07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历史性转折——DeepSeek以“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算法革命,将大模型训练成本降至全球顶尖水平的十分之一,引发全球震动。这场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AI的进击力,更让它的普惠性加速落地。

4月28日,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内举办。活动汇聚了众多企业家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中国AI产业的新趋势、新机遇、新未来。现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正式发布“双图谱”——“太阳谷”与“硅基谷”。此外,钛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海神机器人总部研发中心、源来资本、连兴电子等一批项目签约,助力闵行AI产业集群化发展。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简称“试验区”)是“上海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四大载体”之一重点发展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成立五年来,试验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区域内聚集了节卡机器人、非夕科技、鲸鱼机器人等企业,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百余家,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入选上海市首批特色产业集群。

活动发布的“太阳谷”与“硅基谷”是试验区加快建设全市智能机器人和聚变能源产业“双高地”之外的又一重要举措。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莉莉介绍:“试验区依托丰富的载体资源和空间资源,打造‘硅基谷’,聚焦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主赛道,打造应用落地的‘5分钟’产业生态圈。北部则依托聚变能源项目落地,打造中国‘太阳谷’。发挥聚变能源项目‘链主’作用,加快形成百亿级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产业集群这两个产业集群有望在未来逐步达成双千亿级的产业发展愿景。

在试验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之上,无数企业为它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大会颁发了“AI最佳伙伴奖”“AI科技之星奖”和“AI突出贡献奖”,表扬那些为AI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的先锋力量。

非夕科技在试验区内设立了生态应用中心,专注于汽车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垂直研究。公司副总裁胡晓平表示:“试验区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完整,应用导向也比较明确,这也正是我们所看中的优势。我们期待在这里,探索AI应用的边界,看到企业所研发的机器人服务于各行各业。”

此外,大会发布了《AI共潮生:2025人工智能产业30条判断》报告,并以“China AI:如何重塑全球AI价值坐标系”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来自高校、企业的嘉宾带来主题演讲,深入探讨AI前沿趋势与产业实践。圆桌对话环节,“下一代AI基础设施—重构‘算力-算法-数据’协同网络”“AI Agent商业化的‘破壁之战’——万亿级市场爆发前夜”“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寒武纪大爆发’”等议题引发热烈讨论。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闵行区副区长谭瑞琮出席活动。

记者:刘成荣
稿: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初审:岳顺顺
复审:戎长春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