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作为数据密集型组织,对数据具有天然的汇集和运用优势,在数据赋能和数智推动逐渐成为新质生产要素的当下,金融机构必须确保数据在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及销毁等全生命周期中,遵循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内部规范。在新修改《统计法》“严责任,强技术,促协同”理念的推动下,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中国”)积极借鉴业界标杆机构实施经验,全面升级建设数据合规管理体系,为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提供更可靠的底层数据支持。
一、精炼架构,整体升级数据合规管理体系
新修改《统计法》进一步明确了统计数据质量的责任主体。为了更高效统筹数据管理、治理、安全等相关工作,南商中国将数据合规管理体系与数据治理体系融合,建立数据复合型的管理架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数据合规管理和数据问题治理职责要求,各层级数据治理责任覆盖数据合规管理职责。二是指定数据治理统筹管理部门为数据合规统筹归口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为数据合规技术保护部门。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被统一管理、高效运行、安全可靠,并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价值。持续深入开展数据治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确保数据安全合规。通过数据赋能拓展新业务,挖掘新动能,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南商中国以整体推进为原则,加强数据合规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以多方协同为策略,组织银行内部多方参与、合作发展;以风险可控为底线,提高数据应用能力,高质量推进数字金融发展。
二、既快又准,紧抓数据合规质量提升
新修改《统计法》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商中国坚守数据质量“源头治理”原则,一方面在源头业务系统布控基础规则,保证源头数据的质量基线;一方面通过自主设计和深度参与,建设“寻龙-数据资产平台”,将合规质量监测部署在数据集成环节,通过“寻龙”快而准地向数据采集单位推送质量问题,加速数据质量从监测触发、疑点定位、问题送达和整改修正的全流程效率,将数据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数年积累规则知识库。数据是客户和业务实质的信息化载体,南商中国充分利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逻辑自洽性,通过业务视角用数据发现数据问题,不断积累数据间勾稽规则。
二是质量检核注重实用性。对业务管理单位而言,数据质量检核能够揭示业务合规性、合理性和规范性问题,可大幅提高业务审核效率,为后续数据汇集、计算和运用强化筑基。
三是自动派发实现智能化。南商中国数据平台整合全行数据质量规则,实现自主化运行、智能化识别和自动化派发。将数据问题精准推送至待整改单位跟进,在最短时间内阻止错误数据的衍生发酵,避免上游错误数据对下游造成污染和影响。对数据采集录入单位而言,错误问题快发现、错误明细易获取、错误原因易理解、数据整改易执行。
三、统一标准,整合全行各类报送体系数据
新修改《统计法》进一步要求统计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全面推进统计工作的数字化水平。为此,南商中国倾注大量治理资源和整改力度打造“天枢-监管数据平台”,目前南商中国所有监管报送体系均基于当前监管集市。集市贴源层接入核心、信贷、资金、渠道、总账等30多套业务系统数据、外部数据和补录数据,通过“监管数据集市标准层”整合建立了公共信息、账务信息、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存款业务、信贷业务、资金业务、信用卡数据等多个数据主题,合计约150张数据明细宽表,形成统一、规范化的明细数据底座,对接行内多套数据分析和报送系统,统一服务于金监局、人行大集中、人行金融基础数据、外汇数据等监管报表,拉齐各监管报送体系,实现数据同源。
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驱动金融创新的核心要素,更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维护金融稳定的战略资源。南商中国以新修改《统计法》为指引,通过数据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数据质量提升与报送体系整合三大工程,构建起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管理生态,形成全链条、智能化的数据合规管理闭环。
展望未来,南商中国将持续深化数据合规管理实践,通过构建更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更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南商中国也将积极发挥行业协同作用,为推动金融行业数据合规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守正创新中书写金融数据治理的新篇章。
供稿:南商中国
我们提供上海银行业的资讯,与TA共同成长。这里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平台。
欢迎赐稿:editor@shbanking.cn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银行资讯
长三角微信矩阵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