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指出,从去年党中央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紧盯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动态更新完善政策工具箱。此次出台的若干举措,就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特征,果断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而为的又一重大部署。
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丁兆庆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展现了我国经济韧性强、回旋空间大的优势,但也应看到成绩实属来之不易。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要科学把握“时”和“势”,努力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文章,特别是要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我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就“时”而言,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我们一定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之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势”而言,从国际看,尽管面对个别国家滥施关税,我国对外开放势头不减,“一带一路”越走越宽。一季度,单方面免签国家增加到38个,互免签证国家增加到27个,入境旅游346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我国进口实现正增长,有力带动我国出口多元化。从国内看,尽管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空间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动力优势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优势等,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撑因素。
山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王金胜认为,此次我国出台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聚焦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良好环境五个方面,出台了一些操作性、指向性、带动性都非常强的富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通过加强各种宏观政策趋向一致性,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础。
这些政策举措,一是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既关注就业这一民生之本,也关注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具有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指向,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关注短期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进出口这“三驾马车”,也关注塑造我国长期发展新优势的良好环境的营造。三是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关注当前影响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的破解,出实招、重实效。四是注重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这些若干举措,涉及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民生、人才等许多方面,有助于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王金胜认为,随着这些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的落地,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外部冲击,也能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有力地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并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众新闻记者 王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