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梅花绽放在上海,申城无处不飞花。4月27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走入地铁人民广场站音乐角。原本行色匆匆的行人纷纷放缓脚步凝神倾听,在钢铁森林里传统文化绽放出别样的生命力。2025年5月8日至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在上海隆重举办。作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自创办以来,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至今已走过42年的光辉历程。本次梅花奖首度落地申城,将通过多种创新元素,进一步彰显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素有戏码头之称的上海,戏剧人才层出不穷、舞台艺术长盛不衰,培养出了众多蜚声海内外的戏剧名团名师、名家名人,这其中有着众多梅花奖的获得者。本次“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中,历届梅花奖得主华雯、蔡金萍、赵志刚、安平、金喜全、熊明霞、罗晨雪等,以及将在本届梅花奖中竞梅的两位优秀青年戏曲演员鲍陈热、袁国良,带来一道道精美绝伦的戏曲大餐,让市民与游客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就能近距离接触优秀的艺术家们,欣赏表演艺术的无尽魅力。
活动节目精彩纷呈:本届梅花奖参评演员鲍陈热带来台州乱弹折子戏《活捉三郎》选段,特邀嘉宾第31届梅花奖得主罗晨雪献上《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选段,本届梅花奖参评演员袁国良演出昆曲《烂柯山·雪樵》选段,特邀嘉宾第27届梅花奖得主金喜全带来京剧《壮别》选段,特邀嘉宾第30届梅花奖得主熊明霞带来京剧《红娘》选段,随后金喜全、熊明霞这对梨园伉俪联袂演出京剧《白蛇传·游湖》选段,特邀嘉宾第4届、第27届梅花奖得主华雯演出沪剧《芦荡火种》“办喜事”选段,特邀嘉宾第12届梅花奖得主蔡金萍朗诵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特邀嘉宾第25届梅花奖得主安平演出京剧《赵氏孤儿》选段,特邀嘉宾第21届梅花奖得主赵志刚演出越剧《沙漠王子》“算命”选段。
“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本次活动作为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的系列配套活动,不仅传承与弘扬了传统文化,还丰富了公众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氛围,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台上精彩的演出,引得路人驻足观看,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妙的邂逅,地铁站偶遇的戏曲演出,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台上的戏曲声腔婉转悠扬,台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安静地坐在第一排,看得尤为聚精会神。他们在开演前就早早坐下等候,也是最后离席的观众。原来,张先生一早在广播里听到人民广场地铁站有活动,中午12点就和妻子赶到了地铁站。其实,他们是一直关心梅花奖的有心人,妻子是陕西人,想看秦腔,可惜没抢到票,今天在活动现场人员的指导下,终于买到了心仪的公益戏票,很是开心。得知错过了26日的张园活动,老两口表示很可惜,下一场陆家嘴他们还会再去。
人群中,还有一位胸前背着小宝宝在地铁遛弯的宝爸,被演出吸引驻足观看,看到精彩处握着宝宝小手给台上演员鼓掌。观众席中还有一对中年母女看得津津有味,女儿喜欢京剧,白发苍苍的母亲则喜欢沪剧,母亲指着台上演出的华雯,笑着说:“我年轻时就看她演出。今天在地铁偶遇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幸运太开心了!”观众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有一位在成都学中文的外国女孩,这次带父母来上海旅行,她之前看过川剧,今天在上海地铁看到好多剧种的戏曲表演,感叹真是一次特别有意思的旅行体验。还有吃着冰激凌的小女孩,拉着母亲坐下观看演出。母亲看到女儿看得眼睛发亮,还模仿着台上的手势,感叹道没想到传统艺术能以这样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那些精美的戏服、韵味十足的唱段,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勾起她儿时跟着长辈听戏的回忆,这场意外的邂逅,让她相信经典从未远离,它依然能在现代生活里绽放光彩。余韵延续,精彩不止。“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第三场,将于5月2日在陆家嘴中心LG层下沉广场(浦东南路899号)举行。“梅花”的芬芳,将以全新的方式浸润这座城市,让更多人感受到戏剧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文编 | 王虹
美编 | 音云
摄影 | 徐龙德、周顺良、潘月斌
摄像 | 傅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