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梅花绽放在上海
这个周末,申城春光明媚,气温适宜,正是出游的好时光。为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沉浸式了解梅花奖,4月26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走进“海上第一名园”张园,以文旅商融合辐射更多人民群众,为即将到来的梅花奖终评活动预热。
活动当天,张园西区W7栋化身戏剧艺术展馆。竞梅演员带着拿手绝活粉墨登场,各种展示体验形式丰富,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张园极具海派风情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本届梅花奖参评演员朱洁静、刘李优优、周帆、鲍陈热、尹春媛、季春艳、蓝天,以及特邀嘉宾“二度梅”得主华雯与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罗晨雪,身着华美舞台装,在石库门二楼阳台陆续亮相,随后又移步一楼走秀打卡,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随后的节目展示环节精彩纷呈。鲍陈热带来台州乱弹折子戏《活捉三郎》选段,周帆演唱湘剧《夫人如见》选段,刘李优优表演了钢琴弹唱《Eutopia》,尹春媛献上柳子戏《玩会跳船》选段,季春艳演唱锡剧《玲珑女》选段,蓝天展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唱段。此外,特邀嘉宾华雯演唱了沪剧《芦荡火种》“办喜事”,罗晨雪演唱了昆剧《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台州乱弹、湘剧、柳子戏、锡剧、京剧、沪剧、昆剧等来自各地、各具特色的剧种轮番上演,展现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多姿多彩,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戏剧演员的舞台魅力,也为张园这个复古又时尚的沪上文化地标带去了丝丝戏韵。
本次快闪活动作为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的系列配套活动的首场重头戏,不仅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以创新的文旅商体的融合带来了多方位的参与体验。
活动现场,LED大屏持续滚动播放本届梅花奖终评剧目的精彩片段与演员风采,营造沉浸式戏剧氛围。海报展陈区集中呈现17场终评剧目的精美海报,供观众了解认识。文创市集汇聚了不同剧种的独特文创产品及宣传册,让观众深入了解戏剧文化的丰富内涵。
参与市集展示文创产品的,不但有本地院团及剧院,一些参评院团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产品,其中还有部分产品是院团为了本次活动特意制作的。台州乱弹剧团的宣传洪燕茹说:“我们本来只有一些传统剧目的文创,这次来上海演出之前,专门做了剧目的相关周边,我们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尤其对我们地方小剧种来说能扩大知名度,另一方面也看看同行剧团剧院的文创,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互动板块,拍照打卡区清逸典雅的“梅”韵主题展板和可爱的戏曲人物形象,吸引观众驻足打卡拍照。体验环节,来自上海宛平剧院的艺教老师为来体验的观众换上戏服,化上戏妆,摆出经典戏曲亮相姿势,定格一张张“梅花朵朵 戏梦人生”。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Alex体验了一把穿戏服扮戏装,他说:“今天,我有机会穿上传统的中国戏曲服装,并了解中国戏曲演员在演出前的准备过程。服装制作精细且考究,让我对中国戏曲背后的传统有了一些了解。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一场表演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声乐练习到细致的化妆,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讲究,并且深深扎根于悠久的传统之中。这次体验让我对中国戏曲的文化与艺术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百年石库门与当代戏剧艺术的这场对话,既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包容与创新,也凸显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生机活力。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说:“上海是‘戏码头’,梅花奖是高规格的文化活动,梅花奖来上海,两者相得益彰。而我作为上海籍的梅花奖获得者、东道主,能在家门口迎来那么多贵宾,很开心,也觉得有责任为宣传造势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张园本身是一个很浪漫的、有上海气质的公共空间,在这样一个场地去展示我们的戏剧艺术,还有我们来自天南地北的剧种的演员近距离和观众面对面演唱,我觉得是让梅花奖以上海的方式‘接地气’,既展示了上海的城市文化风貌,又吸引更多市民游客的关注与参与,很有创新性。”
余韵延续,精彩不止。“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第二场宣传推广活动将于4月27日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音乐角举办,第三场将于5月2日在陆家嘴中心LG层下沉广场举行。全城开花、处处有戏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