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量越大,增长速度越慢,似乎成了区域发展的一个“定律”。然而,跨越万亿门槛的烟台,“摆脱”了这种束缚。
4月2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市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数据很提气,人们不禁要问,烟台“万亿体量”的加速度从何而来?
加速度来自紧盯工业经济这个“头号工程”
工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是稳增长的“主战场”。面对内外部发展机遇与挑战,烟台市坚持把工业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烟台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产业增量项目推进计划,积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居全省首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1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6个百分点。
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增速,表明经济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这一趋势有助于增强产业链韧性,并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9.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加快、产能释放,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82.2%、30.2%、16.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4%。烟台重点培育的9大制造业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下一步,烟台将持续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发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引领作用,强运行、育增量、优服务,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加速度来自坚守项目为王不放松
要产生新的增量,必须要有新的投资。一季度,烟台固定资产投资承压运行,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上下积极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强优质项目谋划储备,接续构建“千亿领航、百亿支撑、十亿带动”的重点项目建设格局,投资效益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截至3月底,全市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291个、开复工率86.4%,累计完成投资631.2亿元。一季度,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8%。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6%、占比达到15.1%。
烟台当前重点项目建设呈现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建设速度快。137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累计开复工110个、开复工率80.3%,累计完成投资323.4亿元、投资完成率24.7%;200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累计开复工181个、开复工率90.5%,累计完成投资307.8亿元、投资完成率31%。
二是带动能力强。在裕龙石化、万华蓬莱等标杆项目相继投产、持续释放产能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298个年度竣工投产项目,一季度已实现61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176.6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750亿元。同时,招远核电、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中集零碳海工装备智能制造、裕龙碳四综合利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三是要素保障足。对全市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压实责任、压茬推进项目建设各项任务。发挥好我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服务专员制度机制效能,充分保障项目土地、资金、能耗、人才、技术等要素需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眼下,正是抓施工的“黄金期”,烟台将分类施策、持续攻坚,重点加快已开工项目进度、破解未开工项目难题、推动拟竣工项目投产,力争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实现“上半年高密度开工、下半年大规模见效”,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夯实项目支撑。
加速度来自用好改革这个法宝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下步。烟台将持续深化产业链服务推进工作机制,依托各级服务企业专员,开展供需、人才、资金等精准对接活动,紧扣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指导各区市和重点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一揽子增量政策,强化叠加效应和组合效应。对体量大、支撑强、生产经营出现较大波动的企业,“一对一”做好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保障企业安心经营、稳定发展。
工信部门将着力抓好增量培育,夯实发展支撑。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导向,保障裕龙岛项目一期、万华乙烯二期、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等新建项目稳步达产,充分释放产能。抓好299个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100个投资过亿元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达产、形成增量支撑。紧抓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重大政策机遇,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对标先进标准实施设备更新、加快技改升级。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烟台市小微企业主要集聚于加工制造、零售贸易等传统产业链配套环节,为顺应其“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烟台市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烟台市梳理形成首批32万户重点走访名录,按照“政银联访”“应走尽走”的原则开展走访工作。截至一季度末,累计完成走访26.8万户,实现授信2.9万户次,投放信贷资金791.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4亿元(含个体工商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6.8%;3月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利率分别下降0.17个和0.33个百分点,切实纾解了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 从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