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高境镇活用“每日一巡、每组三人”精细化巡查机制,通过“周例会+双评估”构建“居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社会组织”四维联动共治体系,以“四则运算”破题社区治理方程式,赋能“三驾马车”实现社区动态监测全域覆盖。 党建引领做“加法”,织密“网格发现-部门响应”网络,民生诉求即查即办;精准服务做“减法”,未诉先办化解矛盾根源;多元共治做“乘法”,联动辖区单位、居民骨干形成治理合力;解决问题做“除法”,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从服务的“单向输出”到治理的“双向奔赴”,以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治理为宝山“四城建设”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做“加”法: 从“民生工程”到“民心工程” 高境镇坚持“党建+治理”双轮驱动,通过“小事共议+难事共商”,“加”出“动力引擎”,推动“民生工程”向“民心工程”深化。高境五村居民区工作人员巡查中发现,由于年久失修馨良苑小花园长椅出现掉漆、勾坏衣裤等现象。 党总支召开“三驾马车”联席会议,达成提升便民设施的一致共识。经过物业全力赶工,这些长椅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居民面前。“座椅改造后,邻居们更爱聚在这儿聊天了,社区真正成了我们的‘会客厅’!”居民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温度与质感。 精准服务做“减”法: 从“民有所呼”到“我有所应”
高境镇以“未诉先办”为核心,通过强化巡查管理前端预警、深化精准服务靶向施策,将风险化“减”在萌芽状态,彰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精细治理书写群众满意新答卷。 在高境一村第一居民区,社区工作者例行巡查中发现一名迷路老人,迅速启动“三同步”响应机制:一边耐心安抚确认信息,一边多方联动家属,一边调配人员护送返家。针对该新迁入老人信息未入库情况,立即启动“首问责任制”,安排人口协管员上门完成户籍采集、家庭档案建立等“一站式”服务,确保特殊群体动态数据库实时更新。 多元共治做“乘”法: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 高境镇深化“三级巡查+闭环管理”机制新模式,以“小切口”撬动社区“大平安”,生动诠释多元共治乘法效应,以精细化治理思维推动民生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升级。在共和九村居民区,社区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查时,发现民主新苑200号门栋发生水管破裂漏水。 党总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联合物业公司、城投水务协同处置。物业迅速核查水表阀门,关闭楼栋供水;城投抢修团队携设备精准排查,2小时锁定漏点并完成修复,同步恢复供水。此次事件处置坚持“快速响应、联动协作”原则,充分展现了巡查机制下社区治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处置水平。 解决问题做“除”法: 从“末端修补”到“源头治理” 高境镇构建“问题申报—分类处置—长效维护”全链条闭环,推动治理重心由末端应急向源头防控转变,以“除法效应”破解碎片化治理“问题清单”,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逸仙二村第三居民区残疾人通道改造为例,社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即组织住建部门、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到现场制定修缮方案,迅速完成台阶加固和坡道优化,并同步建立季度巡检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这一实践,标志着治理模式从“单点应急”向“系统防控”的跨越。 未来,高境镇将依托“问题发现—分级响应—限期整改—定期复查”的全周期闭环巡查机制,做优党建引领“加法”,深化精准服务“减法”,强化多元共治“乘法”,拓展解决问题“除法”。通过治理精细化、内涵多维化、参与全民化,实现社区发展与宝山“四城建设”的同频共振,让发展成果普惠每位居民,绘就“幸福高境”治理新图景。
通讯员:施丹 编辑:颉廉杰 资料:高境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