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为每个学生举办3场独奏音乐会,免费对公众开放,名额1分钟抢完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4-26 20:19:47

晚上6点不到,上海音乐学院城市音乐会客厅的演奏厅内几乎坐满了观众,他们中有身着正装的老年音乐爱好者,也有从小就接触音乐的孩子,“名额放出来一分钟左右就一抢而空了,能进来听场音乐会也太不容易了。”入座后,乐迷们相互交流着。

4月25日晚,潘哲宇第三场博士学位音乐会——德沃夏克作品专场上音城市音乐会客厅举行。

演奏专业的博士生举办演奏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特别之处在于,上音的博士学位音乐会对所有音乐爱好者免费开放。

据悉,这也是去年年初,学校拆除围墙后,打造公共开放音乐空间的举措之一。

♬..♩~ ♫. ♪..

这个会客厅

不设“门槛”

时长约一小时的音乐会主要聚焦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的两部重要作品《G小调回旋曲》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潘哲宇担任独奏,他的3位同学也来到现场,与他搭档完成了整场演出。

悠扬的大提琴声在城市音乐会客厅响起,不时有观众举起手机拍摄视频,把经典音乐留住。

曲终,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没有学习过任何乐器,但非常喜欢听音乐会、看音乐剧,上音有许多公益性的活动对公众免费开放,我经常报名参与。”许先生是全场年龄最大的听众,也是一名资深乐迷。

摄影:王佳依

据悉,上海音乐学院演奏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的3年里,每学年都要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学生需要从教育手册上挑选演奏曲目,最终,学院教师将进行打分,该分数会计入学生的学分。

去年起,每一场博士学位音乐会都会提前招募一批观众,来共同见证学生在专业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与发展。

♬..♩~ ♫. ♪..

扎根上音16年

他用3场独奏音乐会告别学生时代

演出结束后,潘哲宇告诉第一教育:“目前,我在德国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可能之后要延迟一年毕业,一周前特地赶回来筹备博士阶段的最后一场独奏音乐会,也算给自己的学生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国后,还没顾得上倒时差,他就与同伴杨康、曾誉祺和周妍孜开启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仅用5天时间,他们就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专业的演出。

谈及与上音的缘分,潘哲宇说:“我回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虽然离开了那么久,但看到眼前熟悉的一切觉得好像才离开了一天。”

潘哲宇200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又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李继武教授;2019年入选推免生继续留在上音就读硕士学位,他在这里度过了16年与音乐相伴的时光。

这些年里,潘哲宇作为交换生赴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深造,并在汉堡2021年中国节线上音乐会上演奏;获得了“第一届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少年重奏组第一名、“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国际室内乐艺术周弦乐四重奏邀请赛”第二名、“上海音乐学院第四届国际室内乐艺术周弦乐四重奏邀请赛”第一名等成绩。

他非常感谢母校为他搭建的平台,“我觉得每年举办一场个人独奏会对于演奏专业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这是一段重要的实践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此次音乐会上,潘哲宇的师弟杨康作为搭档,共同参与了演奏,他说:“我目前是博士阶段的第二年,不久前刚举办了个人第二场音乐会,演奏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部大提琴作品。我觉得演奏是一门对外展示的艺术,这样的形式为我今后的发展积攒了一定的舞台经验。”

♬..♩~ ♫. ♪..

音乐没有边界

是陪伴人一生的艺术

散场后,两位小琴童特地为潘哲宇送上鲜花,她们也是本场音乐会的观众之一。

看着台下从小就接触音乐的孩子,潘哲宇和杨康非常感慨,他们回忆,“我们都是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其实在现在看来,好像也不算太早。”

他们想对正走在音乐路上的青少年说,音乐不仅仅是一门技能,它能提升一个人的整体审美,“你可能很难说学音乐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但它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你,影响到你未来人生中的选择、判断。”

“即便不走专业演奏道路,也可以将音乐当作相伴一生的爱好”,这也是上海音乐学校坚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并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初衷。

截至目前,上音公共开放空间举办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抱真: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萧友梅诞辰140周年专题展”等主题展览,城市音乐会客厅草坪音乐会、镜厅艺术沙龙、蔡元培美育大讲堂等,以及携手街区举办“MISA全城古典”“音乐好邻居”“午间音乐会”“古典轻松听”“一季一演”等系列节目。

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上音公共开放空间实现了与普通音乐爱好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未来,上音将主动倾听公众呼声,创新校园开放的方式和开放内容,将“上音校园开放”打造成为市民、乐迷都认可的上海城市文旅融合新品牌。


文字:王佳依

照片由学校提供(除标注外)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