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下楼就能办成事,宝山这里一网通办延伸服务点托起民生温度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4-26 12:25:28

当全市通办的183项政务事项“迁居”社区,当“窗口办”升级为“指尖点”,宝山区庙行镇共康八村的老人们发现医保变更、住院登记等事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家门口搞定”。让数据代替跑腿,让智慧政务真正照进了弄堂深处——在庙行这场静悄悄的政务变革,正在用数字之光描摹为民服务的“同心圆”。

13:20,居委电话骤然响起。“小周啊,我眼睛勿灵光,路也看勿清,就医本子用完了,下午三点钟还要去医院复诊,哪能办呀……”电话那头,视力二级残疾的戎阿姨声音发颤。

13:30,居委干部已搀扶着老人来到自助终端前,帮办员小周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舞动。

13:40,崭新的《门急诊就医记录册》递到老人手中,“来得及了!来得及了!”戎阿姨紧攥手册,泪水从蒙着白翳的眼角滑落。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丈量着社区治理的精度与温度,同时也映照出城市治理的细腻肌理。

“侬看看哦,刷脸就能办医保!”72岁的王老伯在帮办员指导下完成人生第一次“刷脸政务”。

隔壁张阿姨正研究退休住院计划参保:“以前需要乘公交两站路,还要排队老半天,现在散步辰光就搞好,比囡囡教用手机还便当!”

终端旁,专职帮办员像子女般耐心,遇到听力不太好的老人,便会凑近耳朵大声说:“阿婆侬放心,我一步步教您!”

当“一网通办”遇上“银发浪潮”,弄堂里的智能终端不仅刷新着政务速度,更让数字时代的温暖穿透屏幕。从紧急特办时搀扶的手掌到日常帮教时俯身的耳语,从指尖跃动的数据流到眼角滑落的温热泪,曾经困扰老人的“数字鸿沟”,已化作照亮门楣的点点星光。

此刻,当戎阿姨攥紧新手册,当王老伯的皱纹里漾开刷脸成功的笑意,那轮始于弄堂深处的“数字同心圆”,正随着午后的阳光铺满整个社区——原来科技向善的模样,就是让每个老人都能推窗就看见触手可及的幸福。


通讯员:龚薇

编辑:颉廉杰

资料:庙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