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上海,创巅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与第一财经联合制作推出《科创Z世代》之“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专辑”,通过讲述上海青年奋发引领未来、笃行青春之志的故事,探寻上海这座青年发展型城市与创新创业青年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创新密码”。
今天,来看轻流的创始人兼CEO薄智元的故事。
视频时长:5分53秒
主持人:你从内蒙古考到了上海交大,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吗?
薄智元:到上海交大后,发现之前自己以为的学霸可能都是“渣渣”,这里有很多非常牛的同学。之前我在内蒙其实成绩一直也还不错,家里人也会觉得能考到上海交通大学,是非常自豪的。但在大一期中考试的时候,一下子就打脸了,我位于大概后50%的成绩。那时候感觉这个世界都昏暗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学习都学不好,还能干什么。
主持人:所以当时决定继续“卷”学习吗?
薄智元:第一想法是继续“卷”学习,但后来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化。正好那个时候放假回家坐飞机,随着飞机起飞,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车子越来越小,房子越来越小。当时我心态可能有点不太正常,就想万一这个飞机掉下去之后,钱也留不下来,那能留下些什么?我觉得要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够为这个社会可能留下点什么。那一次就算我从低谷下面的爬坡吧。
主持人:那什么时候开始和创业有关系的呢?
薄智元:我真正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算是大二就开始做了。当时我会发现我能看到很多交大的一些新鲜事,很多是我高中时代没有看到过的。我就想着说,是不是可以把高中的学弟学妹带过来,让他们去体验体验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之前有人说过,创业者身上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质,就是不能老是想着自己,要特别擅长赋能和利他。
薄智元:没错,我总会陷入一个状态,去找哪里有问题,哪里可以去解决。就这样,我就开启了第二个创业项目。当时在学校里发现很多大学生也会去做一些独立音乐,他们没有任何的版权意识,我觉得这其中也许有创业的机会,所以那个时候就去做音乐版权的运作。
主持人:当时在这两个方向的创业上找到自己当初想要实现的价值了吗?
薄智元:第一个项目里面,我完全没有去想它的商业模式,就是纯情怀导向的,它可能不是一个很有可持续性的生意。对于独立音乐的项目,它是非常吃资源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会觉得这种事情不一定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能去做的。
主持人:所以你那两次算是创业试水。
薄智元:那个时候我就又陷入了第二次的迷茫,大学生到底适不适合做创业。有一个学长就跟我说,小薄啊,你去看看企业里面是什么样子吧。我就去了一家做信息化相关的公司,是一家德国企业,基本上算是全球第一做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企业。到了那边之后,我发现又开启了新的一扇大门,原来除了面对消费者To C这样的一些生意之外,竟然还有To B,而且说实话,大家都挺闲的,而且还挺赚钱。我当时在想说,哎呀,好生意啊。
主持人:又闲又赚钱。
薄智元:是,每天早晨可能11点半上班,就可以准备吃饭了,午休两个半小时,然后下午可能开个会四点半就下班了。有一天我忍不住,我就问我老板说,这么闲一家公司是怎么活下去的?然后老板跟我说,意思是苹果公司不死,可口可乐公司不死,这家公司就不死。我心里就想,未来我一定要做To B,一定要去面对企业去提供服务,这太爽了。
主持人:To B的路径有很多,为什么当时就聚焦在无代码这样一个赛道了?
薄智元:(在实习时)我面对了一个工厂的质量管理的总监,我跟他说,你一年花个将近一千万的费用到这个产品上面,为什么你还不用它?然后他解释说这个东西其实IT很喜欢用,财务很喜欢用,但他是业务方,我其实能控制的只有纸和Excel这种电子表格,他说你们去出一个系统的方案,建设周期要三年,那三年过去我的业务早就发生变化,我还不如用这些纸、Excel,看起来非常零散的这些工具来去实现我的信息化。那个时候其实也没有所谓无代码、低代码这种概念,而是当时只是想去怎么样把这种业务人员,他们的数据和业务流程,去帮他用系统化的方式,用数字化的方式管理起来,这就是最开始我们的初衷。
主持人:这个无代码平台能够做些什么。
薄智元:无代码平台主要还是去帮企业实现他们的数字化,不需要IT人员去写代码,就可以把这个系统构建出来。有点像是我可以用积木去搭出来一个车子,搭成一个房子,搭成一个公园,但最后都是用的同样的积木模块,这是一个非常便捷的数字化的路径。
主持人:现在公司大概规模如何?
薄智元:我们现在大概两百多人,融资是在B+轮。
主持人:你三次创业都选择在上海,为什么会选择一直在上海?
薄智元:这边能找到很优秀的年轻人,然后大家共同去创业。这里还有很多先进的技术,还有一些理论的知识的支撑。比如说我们离上海交大很近,我们就可以跟交大去做很多学术方面的交流。第三,我觉得上海整个的产业链实际上是比较丰富的,所以在这边能找到我们很多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合作伙伴。
主持人:有没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天突然亮了的感觉?
薄智元:我觉得可能感觉应该是一山更比一山高,随着我们客户越来越多,融资越来越多,反而担子会更重,因为你代表的责任会更大。
主持人:那你现在想明白自己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了吗?飞机上的那个疑问有解答吗?
薄智元:我觉得可能还没有完全解答,是因为我的预期也在不断地提升,给自己更高的目标,更高的预期,然后怎么样想办法去达成它。更好的成长,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吧。
供稿:部新阶层处
编辑: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