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将群众诉求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风向标”,聚焦占路经营、餐饮店油烟噪音扰民、建筑垃圾规范处置、扬尘污染、噪声污染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以分级分类管控为基础,明确整治标准,制定靶向措施,积极推进“未诉先办”“未诉先问”,全面开展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春季行动,力争今年夏季各类重点领域的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群众满意率、问题解决率显著提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分级管控 注重疏堵结合 占路经营现象明显改善
一是结合区域特点和管理需求,开展“夏病春治”行动,持续推进市容秩序分级分类管控。划分“绝对禁止区”(23处投诉举报频发热点区域)、“限制经营区”、“规范疏导区”,分别实施不同的管控措施。在重点关注的“绝对禁止区”,采取精细管控与分类整治的方式,建立“早中晚”三班巡查机制,在高发时段采取定点值守、延时执法等方式加大管控力度,其他时段每两小时巡查不低于一次,确保无遗漏、无死角。聚焦临街门店,严格整治跨门经营行为,突出市场周边、地铁站点周边,严查占路经营问题。同时,在“规范疏导区”和“限制经营区”管控方式上,遵循“四不式执法”原则,即不缺位、不越位、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最大限度提高执法效率。
二是打出“疏堵结合”组合拳,实现便民利企大目标。依据上级要求,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在自有场地红线范围内的指定区域、指定时间,依法依规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做到适度放开、管理到位、效果良好。在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前提下,安排执法人员对24处便民摊点群定点值守,积极引导流动商贩合法经营,满足市民就近购物需求,取得较好成效,占路经营行为不断减少,群众投诉量明显下降。
截至目前,已整治占路经营问题9900余处次,立案处罚48起,其中清理整治跨门经营2000余处次,清理整治流动商贩7900余处次,占路经营投诉同比下降6%,问题治理已初见成效。
实现多措并举 强化根源治理 餐饮油烟扰民现象明显减少
一是开展跨部门联动,提高管理效能。对餐饮店铺设置地址存疑的点位,联合审批部门进行资质核查,从源头上把好新开设餐饮店铺关口。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巡查中,发现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及时通报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由后者依法处置。
二是稳步推进餐饮禁设区域工作。根据《李沧区餐饮服务业油烟和噪声污染防治协作配合机制实施办法》,按照“源头控制,集中整治”的原则,对餐饮企业采取“稳控新增,消化存量”的策略,对列入餐饮禁设区域的,不再审批新增餐饮店,对于《办法》实施前,已在禁设区域设立的餐饮店实行退出机制,经营业态改变或者店铺对外转让后,不再审批餐饮经营类业态。现已设置禁设区域8批次、7000余点位。同时,依托区餐饮服务业油烟和噪声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签订《优化营商环境合作备忘录》,推动餐饮禁设区域目录数据录入“青岛智慧门牌”,实现餐饮禁设区域扫“码”可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致广大餐饮经营业户的一封信》,引导广大餐饮经营业户安装并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备,减少经营活动中的油烟扰民行为。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通过部门联动、分类管控、靶向整治、科技赋能,在全区创建10条“净烟餐饮绿色示范街”,辐射带动全区餐饮油烟整治工作提质增效。该项工作已经纳入了“区办实事”。目前正与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仪试点工作,已对4家餐饮店铺实现了24小时油烟在线监测。
五是严格开展执法检查。结合群众投诉,对重点业户进行检查,对未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油烟超标排放的依法依规实施处罚,对联合检查和相关部门移交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
监管自律并重 执法检查兜底 建筑垃圾处置更加规范
一是推动行业自律,指导辖区执法中队、新建工地完成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编制工作,规范建筑垃圾外运处置;督导13家施工单位和小区与正规装修垃圾处置企业签订处置协议,并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
二是加强核准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监管,督促企业守法作业、依法运输,已对2家运输企业下发责令整改函,并督促企业整改完毕。
三是严防非法倾倒,强化联合执法。加大建筑垃圾非法受纳现象多发区域的管控力度,“遏新增,防回潮”;关停非法装修垃圾调配点11处;立案查处69起建筑垃圾违法行为。会同交警李沧大队、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在建工地、渣土运输车辆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深入在建工地 确保即时响应 扬尘污染、噪声扰民难题有效破解
一是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标准,将全区所有建筑工地纳入执法检查台账,已立案查处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未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等违法行为13起。每周联合交警、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对重点区域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开展联合检查,动态抽查车辆违法行为。
二是紧盯在建工地,重点保障噪声敏感区域。对在建工地进行排查登记、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向建筑施工企业发放建筑工地噪声宣传册,组织学习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施工时间和噪声限制性标准的规定。广泛运用人防和物防相结合的执法检查,已立案查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案件4起。
下一步,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深化“夏病春治”行动,拧紧“动态巡查-精准打击-长效巩固”链条,打造占路经营治理治理闭环。加强餐饮油烟噪音扰民动态管理,继续完善日常监管措施,对重点区域、投诉高发区域进行“回头看”,精准解决诉求,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断强化建筑垃圾处置、扬尘、噪声方面源头管控,积极探索前置管理模式,力争问题有效解决、市民普遍满意。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