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司法局 > 文章详情

硬核!徐汇区这个基地已累计提供150+涉外法治实习岗位

转自:上海市司法局 2025-04-24 20:59:56

去年,徐汇区司法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4所高校及多家涉外律所、跨国企业,在徐汇滨江搭建起“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以下简称“双基地”),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实务能力的涉外法治高端人才。今年,“双基地”高校成员持续拓展,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4所高校加入“双基地合作联盟”。

双基地”运行以来,已开展2期实践项目,累计提供150+涉外法治实习岗位,为高校法学生匹配到跨境并购、国际仲裁等领域的实战项目。从法律文书翻译到跨境并购条款修订,从国际仲裁证据链梳理到涉外合同谈判要点拆解,这里的学生正在律所、企业导师的全程带教下,沉浸式体验涉外法律服务实践。


双基地风采掠影

“双基地”建设以“精准对接需求、贯通培养路径”为目标,徐汇区司法局通过三个“突出”,探索形成“政府搭台、高校联动、行业赋能”的人才培育工作路径。


协作机制突出“资源融通、联盟共建”

立足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法律生态圈”建设,依托高校、律所、社会组织等丰富的涉外法治资源和西岸数字谷产业优势,联合区人才工作局,围绕涉外法律培训、法治人才培养、涉外法治研究、细分领域涉外法律服务机制优化等共同目标和责任,组建“双基地”,成立“合作联盟”,共同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服务行业的深度融合。


院校匹配突出“量身定制、强强联合”‌

以高校涉外法治学科建设实践需求为核心,为高校学生匹配对接实践单位,通过法治实践锻炼加深法学生对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理论研究能力、法律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推动高校与实践单位共同开展涉外法治调研,聚焦国别法研究、人工智能与数字法治、国际贸易规则与争端解决等领域,促进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岗位锻炼突出“需求导向、综合培养”

全面统筹联盟成员单位法律实训岗位需求,向高校发布招募通知,通过个人报名、学校推荐、简历筛选及集中面试等方式,选拔符合岗位需求的高校学生赴成员单位开展法治实践。落实“3+3”综合培养机制,通过3个月律所实习和3个月企业实习的轮岗实践,帮助高校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实践岗位,进一步培养行业洞察力、专业精进力、岗位适应力。



学生、带教导师心声

实践学生:陈果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生(实习单位:君合律师事务所)

“从书本到实战,我读懂了涉外法治‘国际语言’。在君合律师事务所三个月的实习不仅有效提升了我的涉外法律实务能力,更让我在实践总结之后,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学生到法律从业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来说,双基地项目是一个十分宝贵的起点,值得每一个同学深入其中用心体验和感受。”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实践导师:朱向莲

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涉外法律部主任 

   “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的建设,是徐汇区探索打造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创新举措,其以“国际化、专业化、实战化”为导向,通过“双基地”协同赋能模式,成功打造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平台。”


来源:徐汇区司法局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市司法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