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2年,杨浦区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等市级部门,研究复兴岛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功能以及开发机制,为后续区域整体转型发展和战略功能实现打下基础。
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将构建以复兴岛为核心,南北两翼向中部逐步推进的“一岛两翼”格局,实现南翼先发起势、北翼联动跟进、最终在复兴岛集成展示,推动复兴岛从“留白岛”向璀璨夺目的“顶流岛”转变。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顶流岛”三个字,把复兴岛抬到了极高的战略定位上。
“一岛两翼”格局的表述,则是明确了这一定位的实现路径: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最终形态形成后,地理位置的中心和功能上的核心都在复兴岛。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看复兴岛的发展前景,不能只看岛内,还要看岛外滨江的发展形势。
杨浦滨江南翼这两年势头很猛。美团、抖音、B站等头部大厂的总部大楼、研发中心即将建成投用,中交集团综合体已经竣工验收,“超极合生汇”揭晓。
整个“总部秀园”建成后,预计将有3000家以上在线新经济企业、20万以上从业人员在此聚集。
滨江南翼还没建成,就已经开始向复兴岛溢出了。去年年初,杨浦区签约年度重大项目,其中互影科技的数实融合元宇宙中心就落在了岛内。
复兴岛相当特别。它位于杨浦滨江的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整体呈月牙形,土地面积约1.31平方公里,是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岛”,复兴岛绝对是稀缺资源中的稀缺资源。
复兴岛的稀缺性,让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其规划建设都本着“前瞻审慎”的原则,不敢轻易开发。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将复兴岛列为“战略预留区”,原则上不得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新建。
2021年7月,市领导在调研复兴岛时明确,要做好生态文章,以目前的“战略留白”作为将来“无限可能”的基础。
很长一段时期,“战略留白”的复兴岛,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一片慢生活的“秘境”。
岛上最火的地方,是一座静谧的公园,里面藏着一座蒋介石住过的日式洋楼“白庐”。社交网络上评价,岛上没有水泥森林、没有车水马龙,时间似乎凝固了。
打卡的人们都说,复兴岛上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海派情怀。
从定海路桥走上复兴岛,时间仿佛开始倒带,进入属于怀旧老上海的结界。
岛上有一家“复兴岛饭店”,被称为“最孤独的饭店”。淡黄色拉毛墙面,屋檐下遮着蓝白相间的雨棚,绿色木框的小窗……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上海街头的许多房子都以这样的面目出现。
粉丝打卡明星同款照片(网友图)
网友纷纷分享自己与复兴岛的故事
“97年上学的时候天天在复兴岛坐渡轮”
或者对复兴岛发展提出建议
“希望保留岛上的怀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