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陆家嘴,
在100年前竟然是这样形成的……
其实,100年多前的陆家嘴并不是现在的样子。
开埠初期的陆家嘴角是尖出于黄浦江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家嘴的尖角也被时间慢慢的磨平。十九世纪的陆家嘴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陆家嘴形状有很大的不同,从尖头嘴变成了圆头嘴。
1763年,就是在清朝乾隆年间,陆家嘴在修筑了护塘后,黄浦江、苏州河水在汇聚处形成了强烈潜流、旋涡,不断地冲击着西岸,而东岸处却水流趋缓。
由于黄浦江每天两次的涨潮又挟带进大量的长江泥沙在东岸处沉淀,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陆家嘴的雏形——陆家嘴沙嘴,并且一直在向前不断延伸。因此陆家嘴地形比较突出,成为一个锐角。落潮时,沙滩一直可以伸至江心。
水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江南水乡,农村聚落旁水而居,但陆家嘴滩地虽然靠近黄浦江,却因为黄浦江水泥沙混浊,并不适宜直接饮用,所以当护塘内自然村落不断形成时,护塘外仍是一片荒滩,没有村落。这在外商看来,正是块好地方,几十年中,经过疏浚黄浦江航道,开挖掉陆家嘴的尖角等等,终于开发为码头、仓库、工厂区。
历史地图上的陆家嘴,有条明显的界线:护塘。护塘后来演变成为了北护塘路、烂泥渡路,也就是现在的银城中路了。护塘外是工厂企业区,而护塘内,发展为不断迁来的打工谋生者的居住区、棚户区。
今天,当我们站在银城中路上,回望那段历史,不禁感叹于时代的巨变与城市的重生。
陆家嘴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从无到有的建设史,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有人类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寸泥土,都记录着无数先辈们的汗水与智慧,它们共同编织成了今天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