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东方教育时报 > 文章详情

秀一把我的体美劳 | 在琴键上成长,在舞台上绽放——上音北虹高中让艺术教育成为所有学生成长的底色

转自:东方教育时报 2025-04-23 18:56:39

编者按:2025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大会指出,要深化素质教育,健全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短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报开设“秀一把我的体美劳”专栏,着重介绍本市各中小学在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让广大家长学生走进学校,看到学校践行五育并举的建设成果。

春天的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的音乐教室里,高一学生桑亦晨的指尖在钢琴的黑白键上轻盈跃动,琴声流淌,与校园内的艺术气息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校园美育图。

这名从小热爱钢琴的少年,曾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会,每天需要坚持练习六个小时。除了在家练,学校全方位的支持让他如鱼得水: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体验、个性化课表的定制为他留出练琴时间、午间开放的音乐教室成为他的“第二琴房”,未来学校还将为他打造专属琴房。
他告诉记者:“我很喜欢我的高中生活,学校艺术气息浓郁,为我提供演出的舞台多样,让我可以在学业和艺术个性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我最近正在排练新的钢琴曲目迎接学校第40届‘北虹之春’艺术节。”在上音北虹,学校全力支持艺术特长生的成长并非个例。
学校校长沈涌告诉记者,从最开始的“圣芳济学院”,到1953年更名的“北虹中学”,再到2024年挂牌“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这所承载150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始终将“以美立人”传统融入血脉,以艺术教育为支点,托举起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绽放,让学校荣获“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首批戏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学生参加“鹏城杯” 中国(深圳)全国合唱大赛

学校学生参加音乐大赛
据沈涌介绍,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有三大载体: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北虹之春”艺术节和“北虹剧团”。其中,“北虹剧团”是新时期学校立足“以美立人”,充分发挥戏剧作为综合性艺术独有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艺术活动育人效益而构建的大型综合性学生社团。它以学生为主体,融表演、舞美、服化、剧评、宣传和统筹策划为一体,剧团下设表演组、剧本剧评组、舞美组、服化组、影视宣传组、策划统筹组等,台前幕后一应俱全,为北虹学生展示才艺提供多样化选择。北虹学生连续数年承担虹口区“开学第一课”演出任务,在学校年度大戏的排练演出中,学生们体验到的是戏剧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学生参与艺术实践
“学校构建的艺术教育体系覆盖全体学生,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长,而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沈涌表示,学校以“建艺术北虹、强美育素养、塑艺美人生”为创建思路,以“大艺术课程”建设为核心,让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除了国家课程外,学校创设的校本课程包含艺术领域课程和艺术融合课程两类特色课程。
其中,艺术领域课程围绕“懂美、赏美、创美、尚美”的美育素养培育,将国家课程内容与校本选修课程整合设置,涵盖视觉、听觉、综合艺术三大门类,充分体现艺术门类的丰富性和专业性。三大门类艺术课程分层设计,既有旨在提升艺术素养面向全体的基础素养课程,如美学通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戏剧影视欣赏等;又有充分关注个性兴趣差异的学习体验课程,如乐器弹唱、平面设计、台词与表演等;还有以项目形式促进学生特长提升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年度大戏、音乐剧表演、校园策展等。同时,课程内容兼顾传统和现代,有创意设计、计算机音乐创编,也有《戏剧名家讲堂》这样的注重文化传承的课程,让北虹学子在高中三年,对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评弹等传统戏剧都有一定的了解。
艺术融合课程由“艺术·人文”“艺术·科技”“艺术·生活”三个板块构成,注重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融合,体现了艺术融合的宽泛性和有效性。如学校开设的“艺术·生活”课程《茶艺》《篆刻》《形体与舞蹈》等,体现了生活为艺术提供肥沃土壤、艺术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作用。
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也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而是走出围墙开启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新篇章。据学校美术教师施荣介绍,学校的艺术教育经历了从“1.0时代”到“4.0时代”的优化升级。从最早期自办学生画展的“1.0时代”,到组织部分学生走进中华艺术宫、浦东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的“2.0时代”,再到与虹口区内一系列美术馆的签约共建,形成资源共享、协同美育发展的“3.0时代”。如今学校艺术教育已升级至“4.0时代”——学生从美育学习者开始转变为美育传播者,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学生开始担任美术馆讲解员、策展助理,甚至成为艺术家的小助教参与到美术馆公教服务中,进而惠及更多的普通学生。

学校学生参与美术场馆“非遗木作”实践体验活动
施荣告诉记者,每次学生在美术馆参与展览活动,学生家长耐心等待他们的样子都令他十分动容。“这是现在的家长们对学生个性成长的支持,也是他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解和期待。”
据悉,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近年来学校通过艺术类招生渠道的升学录取比例逐步提升,学生在专业测试中成绩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显现,众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外艺术院校继续深造。
“下学期开学,我们学校将对接上海音乐学院开设一门新课,让AI赋能音乐创编。”沈涌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北虹高中正探索艺术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美育链。随着虹音艺术教育集团的成立,学校将联合大学和中小学一起攻关,打通各个学段壁垒形成艺术人才一体贯通式培养的“上音·虹口方案”,艺术教育将从技能学习升华为终身审美追求。
正如桑亦晨在琴声中追寻音乐梦想,北虹高中正以艺术教育为火种,让美育成为所有学生成长的底色。让艺术不仅是技能,更是理解世界、表达青春自我的语言。这所百年老校正以它的坚守与创新,书写着“以美育人,艺润人生”的时代答卷。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