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十一家单位共绘知识产权保护“同心圆”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4-23 16:17:55

来源 | 闵行检察

日前,一场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的“硬核”活动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正式揭牌。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区法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南虹桥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共十一家单位齐聚,共同开启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的新征程。

揭牌仪式

各共建单位为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揭牌

十一家单位共建调研基地标志着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同”,覆盖“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筑牢“保护盾”。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座谈研讨会

在揭牌仪式前,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研讨会率先拉开帷幕。十一家共建单位、高校专家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难在哪?”“行业发展瓶颈卡在哪?”“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怎么干?”三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会诊”,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难题探寻解决之道。

研讨会上,企业代表们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企业面临技术泄露风险高的问题。如何搭建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并就侵害商业秘密行为进行初步举证,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十一家共建单位代表与专家学者纷纷积极回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观点和意见,并通过发布白皮书与案例指引,明确司法裁判规则,引导企业建立内部知识产权规范体系,从源头上预防知识产权问题的发生。

这场充满智慧碰撞的“头脑风暴”,为后续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施策打下了重要基础,真正让调研基地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智囊团”。同时,调研基地首场研讨活动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闵行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向着协同化、实效化迈出了新步伐,调研直面瓶颈问题,汇集机关、园区、企业、高校、专家各方意见,开启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的篇章。

基地蓝图

作为服务闵行“南科创、北枢纽”发展的重要载体,基地明确:

共建原则

1

战略引领:立足国家及上海市知识产权战略导向,服务闵行区域发展大局。

2

问题导向:聚焦区域重点产业痛点,破解确权、维权、用权难题。

3

协同联动:强化跨部门协作,实现资源互通、能力互补。

4

开放共享:推动研究成果普惠应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建设目标

1

形成立足闵行区情、以依法保护和综合保护为视角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证调研基地,通过报告、信息等形式为闵行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2

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针对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用权”全周期难点问题进行研判,为政府决策、企业维权、司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闵行经验”,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建设内容

1

实证调研:搜集、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过程中的问题,针对特定行业、领域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组织联合实地调研,并组织产业、理论、行政管理、司法保护等多部门进行研判,形成信息或报告,提出建议或意见。

2

成果转化:对于符合条件的调研成果,经评估后,联合申报课题,或转化为政策建议,推进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

3

法治教育:向市场主体公开调研成果,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各责任主体形成共识;搭建知识产权业内专家交流研讨平台。

闵行区检察院将依托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联合十家单位打破部门壁垒,将司法裁判、行政监管、学术研究与园区实践拧成“一股绳”,尤其针对重点领域技术迭代快、维权链条长的特点,搭建起“问题发现 — 联合调研 — 对策输出”的闭环机制。期待调研基地能尽快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司法指引、政策清单,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创新的“护身符”、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推动闵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既“有力度”更“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