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中华艺术宫 > 文章详情

展览 | “一涂一抹总关情”:钉在平面上的花卉

转自:中华艺术宫 2025-04-22 17:32:26


2025年3月25日,“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式启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活化馆藏的重要项目,本次展览源于黄阿忠向我馆捐赠的194幅代表作品,涵盖其1970年代至今的油画、水墨、水彩等多媒介创作,完整记录艺术家从《十二人画展》打破陈规到融贯中西的探索历程。


展览以“得意有形”、“畅神无界”两大主题为经纬,串联起黄阿忠从乡野村舍到都市街巷的创作轨迹,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海派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新生。


本期就和我们一起来赏析“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中黄阿忠教授极具代表性的花卉题材作品。




黄阿忠的油画作品以淡雅风格为基调,其创作中蕴含着融合多元艺术样式的巧妙构思。艺术家弱化不同艺术形态间的差异,转而聚焦于挖掘彼此的内在关联 —— 从塞尚、马蒂斯的经典范式到剪纸、图案设计等小众艺术形式,皆在画面中达成和谐共生的视觉图景。作品以营造悦目体验为旨归,摒弃观念陈述的沉重感,转而以纯粹的视觉愉悦感作为审美核心。


在题材选择上,黄阿忠有意避开本土文化符号、历史叙事或社会风情的直白呈现,将视角聚焦于静物意象与静谧乡野景致。

其笔下的花卉是极具代表性的母题:这些植物往往难以精准指认品种,仅以朦胧的轮廓、斑驳的色斑或氤氲的光影形态存在。它们通常被安置于花瓶、陶罐等容器中,与窗帘、水果、餐巾、台布等日常器物共同构成画面主体。茶杯、果盘、酒瓶等几何造型物件,以陪衬者的姿态环绕花卉,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结构。



《花》布面油画 


环绕在花卉四周的各种物品,在黄阿忠的笔下是丧失了景深的,它们仅仅占有画布上的一块面积,它们并置在一个有限的二维空间,作着一种纯形式的搭配。这些压扁了的物品是一层薄薄的颜料,并不给人以逼真的幻觉。它不是靠写实的方法支撑起来的,而是和相邻的色域、形状、线条一块共同支撑起来,然后组构成一幅剪辑过的静物画——它们好象是拼贴而成,从外面粘上去一样,完全没有普通静物画的深度和似乎可以触摸的错觉。


因此,那些清晰的笔触、刮刀的痕印、画布的底子以及颜料残迹,都服务于一个平面:它们可以在平面上被解放,视线不能够深入到它的内部,我们只能在画的表面停留。


《静物·坛坛罐罐》布面油画


有意思的是,当黄阿忠通过他的平面处理将花瓶和旁边的苹果不是画成两件真实物体的相邻关系,而是画成色块关系,使那些物品之间的空隙里不再是空气而是另一块颜色时,他却总是在画的核心部分,那花卉这一区域,进行着三维的描绘。当然,它们通常是印象主义式的:光斑、色点、空气感,寥寥数笔而又栩栩如生——这正是黄阿忠的静物花卉的一个有别于他人的特征。只是在这片花的区域,颜色才是代表花的物质性的,黄阿忠喜欢用黄色,而且总是用得十分悦目。


《静物·蓝色交响》布面油画

《静物·白花》布面油画 


这种不统一的方式在黄阿忠的作品中令人信服地联系在一起,它很象是采集来的花卉标本,然后把它们钉在一块漂亮的平面上,我们好象觉得,那些陶罐,酒瓶是一些符号,它们漂浮在画的表面,并不能把它们剥离下来;至于那些无名的花卉,却星星点点充满着生命的幻觉,只有它们在画中摇曳和呼吸。


这种矛盾性以及我们并不总是灵敏地觉察到形式差异所引起的美感,正是黄阿忠静物花卉的特殊魅力所在。


(本文作者:吴亮《上海文化》杂志主编)


《静物·桌面的构成》布面油画 


左右滑动查看展览现场



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

/ 展览时间 /

2025.3.25—6.20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15、16展厅



来源:阿忠绘说 | 编辑:王璐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0米层15、16展厅

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


0米层中厅、23号厅

星光云水

——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