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墙站,一个很火的健身方式之一。在很多博主的宣传里,它简单易行又好处多多,“可以纠正身姿体态、缓解肩颈腰痛、强化下肢关节,甚至还能减肥减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靠墙站真的能获得这么多健康益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去伪存真。
01
靠墙站
这些好处是真的
现代都市人群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久坐成为日常常态。这种长时间保持坐姿的习惯,使得脊柱从颈部到腰部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且分布不均。为了能在久坐中维持舒适,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调整姿势,进而形成头前伸、圆肩驼背、撅臀挺肚等不良体态,这在学术上被称为“上交叉综合征”与“下交叉综合征”。
久坐不仅影响体态,更对健康构成威胁。它已被视为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肥胖、代谢异常综合征甚至过早死亡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站立,作为一种简单的替代坐姿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久坐带来的危害,对心脏健康也有一定益处。
与久坐相比,站立和走动对身体更为有益。研究表明,站立时身体每分钟消耗的能量比坐着时更多。特别是对于体型偏胖的人群,站立时的能量消耗差异更为明显(当然,散步的能量消耗是最高的)。
然而,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来说,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疲惫,站立姿势也容易变得歪斜。此时,靠墙站便成为了一个相对轻松且有效的选择,尤其适合刚开始尝试纠正久坐习惯的人群。靠墙站时,后背紧贴墙面,身体能够获得明确的空间和位置反馈,从而增强对正确姿势的意识。同时,这种站姿还能激活长期因久坐而失用、萎缩的颈深屈肌、斜方肌中下束以及腹部的多裂肌和腹横肌,有助于改善肌肉失衡和不良姿势。
除了改善体态外,靠墙站还能有效缓解颈肩腰痛。在正确的站立练习中,那些因不良体态而失用、萎缩的肌肉得到锻炼,身体能够重新建立正确的前后和左右肌力配比。长期紧张、短缩的肌肉压力得到释放,从而有效缓解因肌肉过度使用而导致的酸痛和疲劳。
但值得注意的是,靠墙站仅仅是一种“入门运动”,其主要作用是改善体态和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其他更多的健康效果,我们应保持合理的期待和认识。
02
靠墙站的动作要点
为了确保靠墙站立达到最佳效果,动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站立要点:
1
脚跟与墙的距离
将脚跟置于距离墙壁约一个足跟长度的位置,或者选择让脚跟直接贴墙站立。同时,确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
背部紧贴墙壁
从后脑勺开始,沿着上背部、肩胛骨,直至臀部,这些部位都应紧密贴合墙壁,确保背部挺直。
3
避免头部前倾
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置,下巴轻轻向后收,避免头部向前倾斜。此时,应能感受到下巴至颈部深处的颈深屈肌在收紧。
4
肩膀下沉
双肩应自然下沉,远离耳朵,肩胛骨紧贴墙面,肩头也尽量靠近墙面。此时,胸前肌肉(如胸大肌、胸小肌)应有被拉伸的感觉。
5
手臂自然下垂
手臂应自然下垂,掌心朝向大腿,保持放松状态。
6
腹部收紧
下背部与墙面之间保持约半个手掌的距离最为理想。若距离超过一拳,可通过腹式呼吸(激活膈肌)进行调整。在自然的呼吸过程中,感受腹部肌肉(如多裂肌、腹横肌)的微微收紧,努力缩小下背与腹部之间的空间,这将有助于增强腰腹核心的稳定性。
7
臀部肌肉激活
臀部肌肉应微微收紧,紧贴墙面,同时保持骨盆的中立位置。若难以找到这种感觉,可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瑜伽砖或靠枕作为辅助。
靠墙站立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身后无墙,心中有墙”的状态。这意味着,当你通过靠墙站立学会了身体各肌肉的发力模式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保持这种良好的站姿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训练效果。
在开展靠墙站训练期间,有一些要点需要特别留意:
●防止过度使劲:不要使劲去推墙,维持自然的呼吸节奏,防止肌肉出现过度紧绷的状况。
●慢慢延长时间:刚开始练习的人可以先从较短的时间起步,而后逐步增加站立时长,防止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
●适时查看姿势:在训练进程当中,要时不时检查自己的姿势,保证身体各个部位都正确贴合墙壁。
●勿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可能会致使肌肉变得僵硬,建议适时变换姿势或者开展一些其他的伸展活动。
●考虑个人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构造和柔韧性存在差异,练习时要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做出调整,防止过度拉伸或者受到压迫。
●有痛感即停止:要是在练习过程中感觉到任何不舒服或者疼痛,应当马上停止,并向医生或者运动康复专业人员寻求建议。
03
靠墙站的进阶练习
倘若你觉得靠墙站已无法满足自身的健身需求,下面两个动作可分别对上肢和下肢力量展开针对性强化训练。
1
靠墙静蹲
靠墙静蹲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其核心目标是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尤其是臀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与耐力。进行单腿进阶练习时,还能提升骨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稳定性。该动作安全性较高,尤其适合老年人练习,对于增强下肢肌肉的控制力以及预防膝关节损伤也十分有益。
动作要点:
●维持正确姿态:背部平稳地靠在墙上,腰部与墙面的距离不超过半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保持垂直。
●把控下蹲深度: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应逐步调整,切勿急于求成下蹲过深。随着下肢力量的增强,最终夹角可达到90度,避免蹲得过深而给膝关节带来过大压力。
●保持呼吸平稳:在保持姿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均匀的呼吸,切勿憋气。
●逐步延长时间:可从保持10秒开始,逐渐延长至1分钟,之后可进阶到单腿保持。
注意事项:
防止膝盖内扣:膝盖应始终与脚尖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向内扣。
控制下蹲节奏:下蹲和站起的过程要缓慢进行,避免因动作过快而导致损伤。
避免过度锻炼:初学者应从较短的时间开始练习,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防止因过度训练造成肌肉疲劳。
2
墙壁天使
墙壁天使是一种针对上肢和肩部的稳定性训练动作,动作姿态好似双臂如天使的翅膀在挥动。此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肩胛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增强肩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力量,对于缓解肩部和上背部疼痛以及预防肩关节损伤效果显著。
动作要点:
确保身体紧贴墙面:后脑勺、上背部、臀部要紧贴墙面,腰部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控制手臂动作:双臂弯曲呈90度,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地面垂直,手臂沿着墙面缓慢地上下移动。
收紧腹部,挺直腰背: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腹部收紧,腰背挺直,避免腰部过度弯曲。
注意事项:
避免耸肩:在动作过程中,要防止耸肩,保持肩部下沉。
控制运动速率:手臂上下运动要缓慢进行,避免因动作过快而导致肩部受伤。
防止过度拉伸: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肩部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动作,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资料 | 科普中国
编辑 | 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