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浦东新区2025年“爱鸟周”主题活动在金海湿地公园启动。本届爱鸟周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为候鸟迁徙护航,为城市生态筑梦。
非法捕猎行为对候鸟迁徙的威胁,是当前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痛点之一。近年来,新区一直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交易,严守法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清除鸟网,坚守生态屏障。
随着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强,浦东的鸟类多样性在不断丰富。2024年,浦东新区鸟类家族再添新成员——灰斑鸠、三趾鸥、白胸翡翠、红背伯劳、棕尾褐鹟5种珍稀鸟类首次被记录。截至去年年底,浦东累计记录到的鸟类已达47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1种。
当天的活动吸引了学生代表、亲子家庭、观鸟游客及摄影爱好者等现场参与。启动仪式上,首批小小生态讲解员们正式亮相并发起爱鸟倡议,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鸟类。据悉,这些生态讲解员来自各中小学,将参加培训班学习野外观察、生态解析、导览实践等课程,成为一名合格的生态传播者,后续将生态环保的知识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现场还公布了《金海湿地公园鸟鉴图册》的设计理念及发布计划。据悉,该图册由新区野生动物保护站主导、邀请市民游客共同参与定制,包含金海湿地公园内的常见鸟类信息,将于5月中旬正式发布,放置在公园的观鸟亭处供游客翻阅查看。此外,新区野保站也会打开游客投稿渠道,邀请大家将观测到的尚未收录至图册的鸟类信息持续完善。
本次爱鸟周活动特别设置了“金海湿地公园第二届鸟类摄影展”,展出来自市民的优秀作品,不仅为爱鸟人士提供交流平台,更通过影像力量唤起公众对鸟类保护的关注与行动。启动仪式上,一批获奖作者收到了证书。
今年就读初三的郭子鑫是个观鸟爱好者,周末放假时经常到各个公园观鸟、拍摄。这次,他凭借一幅抓拍苍鹭的作品《蓑笠翁》获得了三等奖。“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后续我还计划在学校组建一个观鸟社团,呼呼更多人一起来关注鸟类保护和生态保护。”他说。
开幕式后,科普老师现场介绍了爱鸟周的活动背景及由来,并解析了鸟类与湿地的依存关系,介绍上海常见鸟类及保护措施,加深参与者对护鸟行动的理解。户外湿地导赏团队则深入再野化区域观察林鸟、水鸟,让亲子家庭与观鸟游客亲身参与生态保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