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上海经信一周要闻(4月13日-4月19日)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04-19 20:47:26


一周要闻

这周

上海产业经济和信息化领域

有哪些大事要闻?

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通知?

一起快速浏览

概览

要闻活动

· 上海:力争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 上海卫星互联网产业再添创新载体

· 2025年度原子级制造“院士专家城市行”首站活动在上海举行

通知公告

· 200万奖金!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启动征集

· 2024年度市级设计创新中心认定和复核结果公示

· 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通知

·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征集

· 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公布,上海取得佳绩

产业创新动态

· 全球首款智能体储能EN 8 Pro发布 助力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 商汤与傅利叶战略合作,实现更生动、更智能人机互动体验

· 全球首个!中山医院牵头研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

· 外高桥“工业上楼”新空间交付,浦东打造“智造空间”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 全球首艘!海上超级“带货王”来了

· MiniMax MCP Server 上线:多模态能力,一键触达

· 国产突破!这家企业自主研发新品已批量出货

· 核心设备国产自主化率极高!又一艘大型汽车运输船交付

· 上汽华为新品牌SAIC尚界发布

· AI赋能,张江“未来车”企业积极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

· 松江智造人形机器人开拓服务蓝海

要 闻 活 动

01 上海:力争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4月17日在国家航天局举办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将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制定“一”“四”“三”计划。

“一”,就是一个总目标:力争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商业火箭形成年产100发、商业卫星形成年产1000颗能力,全面建设重复使用火箭创新高地、低成本商业卫星制造高地、行业应用服务高地。

上海:力争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02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2025年4月18日,首届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顺利举行。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王建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邬江兴,复旦大学副校长周磊,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活动,国际电信联盟代表常若艇视频发来致辞。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03 上海卫星互联网产业再添创新载体

4月18日下午,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出席揭牌仪式。

作为上海市卫星互联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重要载体,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筹建于2022年,是支撑复旦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探索前沿科技领域交叉创新型学科培育、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实体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云原生网络、天空地融合网络、AI赋能通信等。截至目前,研究院拥有3名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4名IEEE Fellow、6名教授、6名青年骨干等核心研究团队,参与了2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

上海卫星互联网产业再添创新载体

04 2025年度原子级制造“院士专家城市行”首站活动在上海举行

4月12-13日,原子级制造“院士专家城市行”系列活动首站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重点举办了区域产业发展研讨会和技术供需对接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及相关专家参与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面对面研讨,并调研上海机床厂、航天803所、霖鼎光学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毛俊锋、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出席有关活动。

2025年度原子级制造“院士专家城市行”首站活动在上海举行

通 知 公 告

01 200万奖金!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启动征集

今年“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上海市共同发起,在全面征集设计“赋能产业、点亮生活、服务城市、洞见未来”案例基础上,紧扣创意设计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的交集,提出本年度特别关注:生态设计和时尚消费。并设置了相应的年度大奖,奖励价值共计人民币200万元,寻找创意设计促进科技转化、消费提振、文化传承,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转型的应用场景。

200万奖金!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启动征集

02 2024年度市级设计创新中心认定和复核结果公示

根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市级设计创新中心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沪经信消〔2024〕678号)和《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9号)等相关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和市、区两级评审,拟新认定13家市级设计创新中心,拟通过复核34家市级设计创新中心,现予以公示。

2024年度市级设计创新中心认定和复核结果公示

03 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通知

根据《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4〕16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通知》(工信厅企业〔2025〕63号),现就组织推荐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有关事项通知。

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通知

04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征集

无线频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和基础资源,是无线通信的承载底座和必备要素。本次赛事瞄准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对无线感知技术的共性需求,面向真实频谱感知场景需求,发布基于AI模型求解的赛事任务,鼓励全球科研人员、科创企业和业余爱好者共同解决当下关键的科技难题,推动频谱领域AI技术创新和合作。

赛事组织方还将积极组织和引导本市产业资本、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活动,对具有产业化潜力和技术先进性的获奖团队及方案提供投融资和产业化服务。

“2025全球“AI+无线电”挑战赛启动征集


05 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公布,上海取得佳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的通知》,确定了534个全国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通过验收项目,并评选出优秀项目274个。上海市以27个项目入选的佳绩,占据全国优秀项目总量的近十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公布,上海取得佳绩


产业创新动态

01 全球首款智能体储能EN 8 Pro发布 助力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4月10日,远景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智能体储能EN 8 Pro,基于AI大模型,内置TradeAgent交易智能体和Grid Agent构网智能体,推动储能与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的自主、高效互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实现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全球首款智能体储能EN 8 Pro发布 助力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02 商汤与傅利叶战略合作,实现更生动、更智能人机互动体验

4月10日,商汤科技举办2025技术交流日活动,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 V6”。商汤还开启了与多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如傅利叶的战略合作——多模态大模型可以成为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增强感知能力,像人一样进行深入思考和自然表达,还有更强的记忆力。

商汤与傅利叶战略合作,实现更生动、更智能人机互动体验

03 全球首个!中山医院牵头研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

为患者解读内镜报告的“秒懂通译官”、辅助医生并预警风险的“手术智囊伙伴”、会“思考”懂“调度”的“科室大管家”……4月12日,集这三重“身份”为一身的全球首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镜观”,在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正式亮相。

全球首个!中山医院牵头研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

04 外高桥“工业上楼”新空间交付,浦东打造“智造空间”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近日,外高桥新展城H1地块项目正式竣工交付,标志着这一融合“工业上楼”模式与绿色智能技术的标杆项目全面投用。该项目将传统的平面厂房升级为四层厂房楼和五层配套管理楼的立体组合,实现空间集约、功能集成、高效协同。

以“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为目标,浦东正积极推动产业空间资源释放,持续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外高桥“工业上楼”新空间交付,浦东打造“智造空间”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05 全球首艘!海上超级“带货王”来了

4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 塞纳河”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该船系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这标志着中船集团在世界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领域又取得新突破。据介绍,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

全球首艘!海上超级“带货王”来了


06 MiniMax MCP Server 上线:多模态能力,一键触达

MiniMax MCP Server 正式上线!只需简单文本输入,即可调用视频生成、图像生成、语音生成和声音克隆等多项能力,兼容Claude Desktop、Cursor、Windsurf以及OpenAI Agents等MCP客户端。

MiniMax MCP Server 上线:多模态能力,一键触达


07 国产突破!这家企业自主研发新品已批量出货

近日,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骄成超声”)在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晶圆级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正式交付客户,标志着我国在先进封装声学检测装备领域,成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跨越,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大动力。

国产突破!这家企业自主研发新品已批量出货


08 核心设备国产自主化率极高!又一艘大型汽车运输船交付

4月15日,中船集团江南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为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车位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系列船第二艘(H2662船)正式命名为“安吉德信”,并于当日签字交付。该船设计总长199.9米,型宽38米,型深15.5米,结构吃水10.2米,服务航速19节,入级挪威船级社(DNV)和中国船级社(CCS)。该系列船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设备国产自主化率极高!又一艘大型汽车运输船交付


09 上汽华为新品牌SAIC尚界发布

4月16日,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发布全新品牌SAIC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打造超5000人尚界团队,以及专属超级工厂。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

SAIC尚界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鸿蒙智行家族的第五“界”。SAIC尚界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将成为面向主流市场的鸿蒙智行生态新选择。上汽集团与华为通过项目联合开发,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智舱智驾、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链路深度合作,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

上汽华为新品牌SAIC尚界发布

10 AI赋能,张江“未来车”企业积极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

在浦东重点打造的聚焦垂类模型应用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模力社区”内,许多企业正瞄准“最后一公里”,加快大模型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

Nullmax纽劢最新表示,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应用已覆盖城区、高速、泊车等全场景驾驶,将首次亮相上海国际汽车展,展示MaxDrive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含四大版本)及新一代端到端智驾技术NI。

AI赋能,张江“未来车”企业积极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


11 松江智造人形机器人开拓服务蓝海

在家中,当老人需要搀扶时,灵活走动的机器人轻柔托起老人的手臂扶他们一把;在工厂车间,机器人又能像熟练技工般精准地完成复杂装配。这样的场景正逐渐成为现实。近期,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启智机器人公司公布了两款人形机器人:Yobot R1(双足人形)和Yobot W1(轮式人形),作为企业首代人形机器人,产品重点展示了通用技术平台,引发了业界对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关注。而这两款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中心就在九亭。

松江智造人形机器人开拓服务蓝海



END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