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炒菜时少做3件事,肺癌风险远离你

转自:交汇点 2025-04-18 15:37:10

厨房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无论是为家人准备美味的饭菜,还是享受烹饪的乐趣,厨房都承载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江苏省疾控中心提醒,厨房里的油烟可能成为潜在的健康隐患,尤其是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厨房油烟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有效减少其对家人的影响?

厨房油烟的成分

厨房油烟是指在烹饪过程中,当食用油被加热到高温(尤其是超过烟点,如180℃以上),油脂会发生氧化、裂解等反应,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就包括:

多环芳烃,如苯并芘(WHO列为1类致癌物);

醛类物质:如甲醛(WHO列为2A类致癌物)和丙烯醛;

细颗粒物(PM)(WHO列为1类致癌物)等。

厨房油烟与肺癌的关系

肺癌是指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江苏省肿瘤登记数据显示,肺癌是江苏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最高的恶性肿瘤,给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甚至细胞癌变,这是我国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炒菜时少做这3件事, 肺癌风险远离你

第一件事:不开油烟机或过早关闭

危害真相:

研究表明,高温爆炒时厨房PM浓度可达800μg/m³以上,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城市雾霾天PM浓度:约200~300μg/m³)。若不开油烟机,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吸入肺部,甚至附着在皮肤和头发上。

科学建议:

1.提前3分钟开油烟机:点火前启动,帮助排出燃气燃烧产生的废气(含一氧化碳)。

2.炒菜后继续运行5分钟:油烟机需时间吸排残留颗粒,立即关闭会导致30%以上污染物残留。

3.定期清洁滤网:油垢堆积会降低50%以上排烟效率,建议每月深度清洗一次。

第二件事:油冒烟才下锅

危害真相:

食用油加热至270℃以上会裂解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尤其是花生油、大豆油等烟点较低的油,高温下更易生成有害物质。

科学建议:

1.控制油温:热锅冷油,油面轻微波动即可下菜(约150~180℃),避免“青烟直冒”。

2.选择“高烟点”油:推荐菜籽油(烟点230℃)、茶油(252℃)或精炼橄榄油(242℃)。

3.减少爆炒煎炸:多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煎炸时油温不超过200℃(可用测温枪监测)。

附表:常见食用油烟点对照表 第三件事:一锅油反复用

危害真相:

一方面反复加热会破坏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降低油的营养价值,反复使用的油中,致癌物质(如丙烯酰胺、苯并芘)的浓度也会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反复使用的油烟点降低,更容易产生油烟,增加PM浓度,危害呼吸健康。

科学建议:

1.分类用油:煎炸专用油最多使用2次,且不与炒菜油混用

2.巧辨废油:出现浑浊、黏稠、泡沫不散立即停用

3.替代方案:空气炸锅+烘焙纸,减少用油量

厨房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健康隐患的源头之一。通过了解厨房油烟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烹饪环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图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