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上海”,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最近,趣看美术馆带来开幕展览——《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五大展览单元,近400件珍贵文献……带你重走大师来时路。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
梁思成林徽因与上海有着深厚而广泛的渊源。林徽因年少时曾在虹口区爱国小学留下求学印记。1944年,梁思成被任命为“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编制了《战区文物保护目录》,其中将上海的龙华寺塔、古猗园、城隍庙庙园、徐家汇天主堂及天文台、也是园罗列在内,体现出超前的建筑保护意识。
上海的首批杰出华人建筑师,如赵深、陈植、童寯、庄俊、张镈等,或为梁林二人宾大求学时的好友,或是二人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他们与梁林之间的学术交流,也为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不少启发与灵感,共同铸就了上海近代建筑的辉煌,使上海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
珍贵展品首次亮相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建筑学界的“通才型”人物,在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教育等诸多重要领域均有杰出乃至开创性的贡献。展览分为“求学”“营造学社”“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建筑教育”五个主要单元,19件核心展品串联起两位大师的一生。展览以“栋梁”为主题,汇聚了近 400 件(组)珍贵展品,涵盖手稿、图纸、草图、测绘稿、打字稿、档案、证书、著作早期刊本、影像、录音等丰富文献形式,其中不乏珍贵原件与高精度复制件,非常难得。
有两件展品尤其值得关注,一件为1928年9月林徽因于上海写给梁启超的信件,首次公开展出,为观众打开一窥这位非凡女性内心世界的新窗口。2025年,适逢《营造法式》(陶本)刊行一百周年。这部由建筑学泰斗朱启钤与藏书大家陶湘校订并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开山巨著,经朱启钤赠送梁启超,又转赠于梁思成林徽因,成为开启梁林建筑史研究的学术原点。为了解读《营造法式》梁林穷尽了一生。梁思成晚年将其研究所得著述于《〈营造法式〉注释》图档中,这份珍贵的手稿也作为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重走”梁林古建筑考察之路
层高达7米的多媒体展厅是趣看美术馆的独家亮点。在多屏影像空间中,观众将跟随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在战乱与外敌压迫的时代背景下,走遍大半个中国,踏上考察千年古建、守护中华文脉的使命之旅。展览还通过高精度复原的应县木塔1:25模型,观众们将领略到跨越千年的智慧与匠心,与梁林一起感受中国古建的独特魅力。
时报贴士
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
时间
即日起至4月18日
周二-周日10:30-21:00
最晚入场时间20:00,周一闭馆
地址
虹口区四川北路939弄滨港商业中心6楼
文:冰语
图:趣看美术馆
编辑:杨延超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邮箱:simonede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