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金色档案】广吉里,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01-11 09:25:04

一百年前的今天,1925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会址位于今虹口区东宝兴路上当时名为广吉里的一处里弄中。

四大会址(广吉里)位置示意图,位于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以西,东宝兴路南侧。来源:《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7

这是一次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召开的大会,旨在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大会会期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0人,代表当时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位于今东宝兴路与地铁三号线交汇处街边花坛内的中共四大遗址纪念碑

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表明党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新进展。大会确立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党的四大还修改了党章,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共四大会议具体议程,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展陈

中共四大是大革命前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迎接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四大以后,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2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已有160多个,有组织的工人约54万。在广东,除建立全省农民协会外,还在20多个县成立农民协会,会员约20多万人。此外,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推动、影响下,各地学生联合会也日益活跃,会员达数百万人。这些有组织的群众不同程度地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觉悟,为即将来临的大革命高潮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大纪念馆内对大会场景的复原

与一大会址树德里、二大会址辅德里一直留存至今不同,中共四大会址所在的广吉里于1930年代被毁,这也为会址所在里弄名称、建筑形式的确定,增添了不少困难。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曹典的考证,明确了四大会址所在里弄为“广吉里”,而非此前所认为的“和平坊”。

循着这条线索,我们在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中找到了一份名为Northern District “A” Including Part of Chapei的地图 。该图绘制于1931年,范围包括当时的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沿线,广吉里即在其中。图中广吉里处可见标注有“2C、T”字样。据图例可知,此为“Two storied Chinese house of brick & tile roof”之意,即二层砖瓦屋顶的中式房屋,这与四大代表庄文恭对会址“是二上二下的房子”的描述,相互吻合。

中共四大纪念馆,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

2006年,虹口区在多伦路215号建立了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2012年9月7日,中共四大纪念馆在位于四大会址东侧约500米位置的虹口区四川北路公园内正式开馆。四大纪念馆的建立,是当时整个四川北路公园改造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于2011年1—8月期间由“童明工作室 | TM Studio”承担,2012年改造更新工程正式完工。

四大纪念馆、四大会址位置图

四大纪念馆共两层,由四川北路公园内原有建筑改造而成。整体风格简洁,采用较大而完整的立面,突出体现了主体建筑的体量感,与纪念馆沉稳大气的调性相符合。采用红砖作为立面的主要材料,一方面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里弄建筑多使用红砖建造相呼应,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纪念馆红色文化的底色。与此同时,红砖在立面上通过精细的砌筑和排列组合,产生了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变化,也在细部中让纪念馆在沉稳大气的同时不乏精致感。

纪念馆外立面细部

2020年11月—2021年5月,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前夕,中共四大纪念馆再次进行了升级更新,提升了展陈面积,调整了参观动线,打造了国旗教育展示厅,并对国旗广场进行了升级。

(来源:上海城建档案、作者: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