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落实“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一江一河”办)持续推动“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一江一河”滨水区从空间拓展的外延伸式发展进一步向功能集聚活力提升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打造城市名片和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结合大数据统计显示,“一江一河”滨水空间2024年度到访超3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约10%。2023年节假日人均到访驻留时间较2022年增加13分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超500场,国家级以上活动赛事人气日益提升,影响日益扩大,品牌日益彰显。
公共空间持续拓展
人民水岸新去处
2024年以来,持续推动“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公共空间不断扩容,持续打造滨水景观新亮点。世博文化公园、半马苏河公园(岸线公园二期)、黄浦外萃丰弄绿地、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彭越浦和宜川养老院滨河景观提升工程步道如期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在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和半马苏河岸线公园二期设计建设过程中都着重儿童友好特色的打造。西岸自然艺术公园用地面步道和空中栈道串起了树篱学堂、森虫秘境、活力乐园、木作学堂等各个特色区域,将自然体验、研学教育、儿童娱乐和亲子互动融为一体,其中“森虫秘境”区域最受欢迎,它以“森林下面有什么”为故事线,让孩子在玩乐中认识自然、激发探索精神与想象力。半马苏河岸线公园二期设置了场所安全、功能丰富的儿童活动空间,包括一处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沙坑和亲水平台,它是苏州河普陀段沿线最大的沙坑,面积有1100平方米,还设置了一处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露营草坪,满足了举家出游市民的需求。
彭越浦闸段是苏州河贯通中的最后一处断点,以前行至此,需绕行中远两湾城小区内数百米才能返回滨水步道。为进一步提升滨河空间开发性,市区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彭越浦步道贯通整治工程, 项目串联起彭越浦东西两岸,在苏州河畔形成一条连续的服务市民的健康绿色生态廊道。
2024年6月,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项目圆满实现“闭环”,同年8月15日,《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实施。陆家嘴水环全长12.5公里,穿过了洋泾、花木、塘桥、潍坊4个街道,串联起了3个城市公园、9个口袋公园和1块大型开放绿地,辐射人口达66万人,实现了“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更进一步向腹地延伸拓展。
文商体旅科融汇
打造活力水岸标杆
随着“文化+商业+体育+旅游+产业”等综合业态的注入,滨水空间核心功能和空间活力载体不断聚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独特建筑风格和优质声学设计的宝山长滩音乐厅建成投入试运营,成为北上海最新的文化地标。原工业遗存活化更新而成的创新业态街区西岸梦中心正式运营,迅速成为滨水打卡热点。上海帆船赛、上海马拉松赛、上海赛艇公开赛和奥运会选拔赛资格赛等重量级赛事密集呈现,滨水地区正成为大都市的体育“金名片”。西康路、梦清园两处新建码头投入使用,苏州河6艘大客位游船全部投入运营,徐汇滨江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10月开始商业运营。徐汇滨江模速空间大模型项目进展迅速,领军企业进驻不断提速,杨浦滨江借助科教优势发展数字经济,集聚了一批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
备受期待的西岸梦中心于2024年9月26日正式开放,这座由百年水泥厂华丽转身的城市新地标,是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分5个区呈现,分别是演艺文化区、可持续时尚区、梦工场、微度假休闲区和现象级城市户外区,代表了不同的新都市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建筑改造方面,全面融入了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群落的肌理,力求最大化利用现有材料。业态上融合了高规格的世界级艺术场所、运动潮流品牌、城市滨水市集、户外运动场所、文化音乐演艺场馆、艺术街区酒店以及滨江特色餐饮等业态,结合人性化的动线设计,给人们带来独特的零距离触达浦江购物体验。
2024年8月,苏州河“璀璨星河”系列大客位新游船与“苏河清梦·舟游市集”正式对外亮相。新游船最高容纳37名乘客,并采用可开合玻璃顶设计,满足了市民游客对于开阔式游船空间和敞开式观光体验的需求。伴随着苏州河畔旖旎的景观灯光,苏州河游船首艘餐饮主题航班从普陀区昌化路码头出发,餐饮航班让市民游客在欣赏苏河美景同时有了更多元化的体验。
包容共享
共建多元共治全龄友好水岸
通过提案建议办理、市民圆桌、线上线下问卷等渠道,多维度了解公众需求,结合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公共产品供给等专项工作,吸纳公众金点子,积极转化为建设金果子。
2024年儿童节前,会同澎湃新闻正式发布了《上海“一江一河”儿童友好空间画报》分区段版,并上线“随申办”“儿童友好专区”。目前“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已建成170余处大型儿童友好空间,徐汇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普陀1690驿站为新建成的儿童友好点位,建成开放后即广受欢迎。
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发布《“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优化提升项目技术导引》,并开展“一江一河”无障碍设施建设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踏勘、资料查询、相关单位和残障人士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查摆1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普查33座跨河桥梁的无障碍通行情况和加梯可行性,后续将推进部分区段开展无障碍示范区的打造工作。
会同城管执法部门发布《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限制性活动区域、时段、秩序设定指引(试行)》,统一滨水空间活动管理界面,结合开展宠物友好空间建设、适老化改造和滨水空间慢行系统优化等工作,为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共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人民水岸打下基础。
一张蓝图干到底
持续发挥“一江一河”品牌效应
按照世界级滨水区建设蓝图,在发展规划、为民办实事项目、民心工程等推进过程中, 建立贯穿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好市“一江一河”办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打造更高品质滨水空间。
2025年,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一江一河”办)将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进“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功能融合发展与空间品质提升,以世界级滨水空间活动品牌打造为引领,探索把“一江一河”高品质公共空间价值转化为推动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创造力、驱动力。
– END –
供稿:委江河处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