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数字工厂里、智慧园区内,大数据云端调度、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参与生产制造已是常见场景,各地通过推动制造转型,不断迸发出新质生产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和特色案例名单”,全国共评选20个综合类案例和70个特色类案例。其中,江苏共获评2个综合类案例和6个特色类案例。
20个的综合类案例可谓成色十足,入选案例均是各地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企业培育、转型升级、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做法。
以南京为例,“以产业强市建设为统领 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京新实践”入选综合类案例。该市坚持以产业强市建设为统领,系统构建“4266”产业体系,明确了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能级快速提升。
当前,南京产业强市建设成效凸显——在2023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评价中位列第8位。截至目前,全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已达4个;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家,今年新增13家,位居全国第四;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连续两年新增超过100家。
此次评选的特色类案例则分为综合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发展驱动、数字赋能提质、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生态优化等6个方向。
从江苏入选案例看,发展特色明显。比如,泰州市的《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入选绿色低碳转型方向特色案例,该市在落实“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前瞻性探索和有效性验证,建立用能预算管理体系,推动能源高效配置使用,促进绿色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江苏是制造大省,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从入选案例也可以看出,各地统筹发挥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创新平台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衔接,加快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今年1—10月,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3.6%,江苏制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