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动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围绕垃圾分类、城市微更新等领域,广泛开展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上海市妇儿工委办今年开展了“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我们将会发布系列推送,为大家介绍上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范例”。本期我们讲述的是徐汇区入选案例——“童”声“童”语,“童”为城市发展主人翁,一起来看↓
2003年,由共青团徐汇区委员会、徐汇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协作共同举办的上海市徐汇区“学生区政助理”项目,聚焦徐汇区中小学生政治启蒙与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思考治理策,辐射和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身参与中感悟全过程人民民主。每两年举行一届,迄今为止已有十届,每届都有近千名中小学生积极报名参与,累计已覆盖10000人次。
初衷:在儿童心中种下一颗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种子
儿童既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也是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儿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牢固意识,提升儿童政治参与能力,维护儿童权益,激发儿童的主人翁精神。学生“区政助理”的设立就是上海的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实践案例。
呈现:强化社会责任,
区政助理“童”声参与社会治理
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区政助理”履行职责,推动学生意见建议转化,为儿童畅通了解城区发展、参与城区建设的渠道路径。
强管理,助力儿童想法“落地”
由共青团徐汇区委员会各渠道发布活动通知,确保活动能够覆盖广泛的学校与学生群体。
第一阶段是选题阶段。来自全区中小学的学生们作为“小小观察员”深入社区、学校,以儿童视角搜寻“城市发展中的小问题”,文明养宠、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健康卫生都是学生们关注的话题。
第二阶段是调研阶段。学生针对各调研对象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或从主观角度出发亲身体验调研问题。共青团徐汇区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徐汇青年发展区校联动平台”功能,以“组织结对+项目实践”的方式推动高中高校“青马工程”一体化培养,组织动员高校学子参与“学生区政助理”项目指导。邀请徐汇青年汇智团代表参与对上报选题的深入论证工作,以确保所选题目既科学严谨又切实可行。
第三阶段是展示阶段,分为复赛和决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进入复赛的学生团队开展讲演技巧辅导。在展示阶段,提案小队以PPT讲演的模式,进行提案陈述,可以用戏剧表演、音乐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每个“提案陈述”分两个部分,陈述提案本身,以及围绕提案回答专家老师的相关提问。
搭平台,让儿童更想“发声”
早在2003年,徐汇团区委就推出了“学生区政助理竞选活动”,来自全区中小学的学生们作为“小小观察员”深入社区,以儿童视角搜寻“城市发展中的小问题”,文明养宠、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健康卫生都是学生热烈探讨的话题。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集结了一百多支队伍,孩子们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实地观察、走访调研,贡献出了好多金点子,成长为“小小建言人”。项目从最初的发现问题,只是提个建议,到现在更注重实践探究,推动问题解决和落地,凸显实践育人的目的。
重实践,围绕社会参与更好“发力”
由学生区政助理认真策划、自主安排的研学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循序渐进、逐层递进、交织贯通、阶段上升。学生走街串巷,用独特的视角记录“社区BUG”,给出解决思路,形成模拟提案议案。有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对儿童友好社区空间进行的供需调研,有的是针对如何发动更多儿童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建议,有的是有关网络诚信与网络文明,也有的是关于未来科技与城市发展,还有关注到游戏行业所催生的新职业……关注的话题多样,最后形成的提案也很完整,有背景、有数据、有访谈、有建议。在参与项目中,学生们的参政议政能力也逐渐凸显出来。
聚资源,助推多方力量深度“融合”
为了帮助“学生区政助理”履行职责,学校、街镇聘请社区骨干、家长等担任校外辅导员,让每个参与学生都有机会和社区、居委的干事们充分交流。徐汇区还为儿童提供了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与学生面对面,协助相关委办局与“学生区政助理”对接等,畅通儿童了解城区发展、参与城区建设的渠道路径。
强辐射,引领多元项目纵向“贯通”
项目不仅推动了资源联合、力量聚合,还进一步突出示范引领、辐射延伸。在区级层面“区政助理”项目的框架下,现有7个街镇与辖区学校达成共建项目,在自治共治中建立健全儿童有序参与和供需对接机制。康健街道的“小林长”项目、华理附小牵手属地凌云街道团工委开发的街镇助理项目,建襄小学的“羽翔嘉澜”项目、高安路一小的“七彩志愿童心同行”项目,都在持续为儿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搭建平台,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启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
发挥儿童的作用
社会各方关注不断增加:每次项目开展都受到广泛关注,吸引近千名儿童报名参与。团中央来徐汇区调研《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期间,本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作专题汇报。中国青年报对本项目作专题报道。“青春徐汇”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累计超10万人次。
项目效能发挥不断优化:近年来,区政助理竞选项目更注重过程引导,并建立全周期培训链条,不断提升活动质效。《关于进一步提高徐汇区养老服务能力的提案》《关于加强徐汇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提案》《关于完善徐汇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提案》《携手老人走进智能时代》等调研报告,受到区人大、政协关注,并有政协委员结合学生调研课题形成提案上报,相关建议报送市级部门决策参考,部分项目已落地实践。
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材料撰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很大提升,社会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社会参与意愿不断加强。此外,学生区政助理还参与到《徐汇区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公众咨询会、“国旗下成长”爱国宣传、政协模拟提案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得到磨砺锻炼,发挥积极作用。
前移人才挖掘培养工作阵地:秉承民主、参与、合作、竞争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建言献策的积极性,竞选产生一批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思辨意识、奉献服务意识较强的学生代表,不断扩容青少年人才“蓄水池”。
实践育人,打造少年儿童政治引领品牌:“学生区政助理”项目是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徐汇青少年立足身边事、心怀爱国情、践行新思想的载体,逐步打通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路径,营造“开门办思政”浓厚氛围,持续推动少年儿童政治引领工作创新融入思政教育大格局。
加强儿童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学生区政助理”项目通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完善,引导和激发儿童政治参与热情和需求,把关心切身利益与关心人民整体利益、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探索通过各种渠道有序反映诉求、表达意见、提出建议,通过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维度,促进儿童了解、熟悉全过程人民民主。
资料来源: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