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官微“上海统计”已开设专栏“理论应用”,内容聚焦前沿理论、立足全球视野,以传播现代统计方法、实践和成功案例为主,助推统计人科研水平提高和统计事业的改革发展,欢迎大家及时关注分享。
本期推送“国内外主流投入产出表数据库编制进展”第三部分。本文梳理国内外现有投入产出数据库编制进展,包括六大国际主流数据库与我国数据库编制进展。
PART.2
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库
目前,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编制以国家统计局主导,部分研究机构和学者也编制了研究所需投入产出表。
1.中国国家投入产出表
自投入产出分析传入我国以后,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指出往后每5年(逢2、逢7年份)开展一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并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截至目前,已编制1987(118部门)、1992(119部门)、1997(124部门)、2002(122部门)、2007(135部门)、2012(139部门)、2017年(149部门)、2018(153部门)8张全国投入产出基础表,且在2005、2010、2015年编制延长表,以满足社会经济规划活动所需。为方便国际比较,1992年以后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采用国际通用国民账户体系表式,在此期间也编制部分年份供给使用表。此外,国家统计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投入产出表基础上,于2018年公布2012年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42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随着统计调查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我国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越来越规范化,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量化工具。
2.中国“产业生态学虚拟实验室”
中国“产业生态学虚拟实验室”(Chinese Industrial Ecology Virtual Laboratory,Chinese IELab)是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王亚菲教授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环境基础上,创建的专门针对研究需求而生产多尺度嵌套投入产出表数据平台(Wang,2017;Wang等,2017)。已经生成投入产出表有:1978—2020年国家投入产出表;1978—2017年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多区域投入产出表(42部门);2013年、2015年、2017年京津冀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王亚菲等,2020);2009年中国5个特大城市与澳大利亚5个较大城市嵌套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表(Chen等,2016);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嵌套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Hu等,2020);1997—2011年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135部门)(Fry等,2018);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嵌套全球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Jin等,2021);中国10个特大城市、27个省份和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表(Li等, 2020)。可以看出,实验室能生成研究内容所需定制化投入产出表,为研究多视角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提供重要数据资料。此外,数据库生成表具有时间序列长、协调性与一致性较高特征,且能将中国多尺度投入产出表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套起来,促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Wang 等,2017;Wang,2017)。
3.中国序列投入产出数据库
中国序列投入产出数据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团队编制。目前已经完成中国1981—2018年部门分类和口径一致的投入产出序列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上年价格)以及能源、碳排放卫星账户(张红霞等,2021)。投入产出表构建思路:以投入产出表每一部分价格指数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调整平衡性,同时选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可比价GDP作为整体控制标准(张红霞等,2021)。此外,该表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具有高度一致性,且时间序列跨度长,关键技术、结构特征等与国家投入产出表吻合。
4.中国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数据库
中国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数据库(Chinese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Database,CEEIO)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明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牵头创建。目前公布1992、1997、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行业涵盖初始部门、91个部门和45个部门,计量单位分为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该数据库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入产出表为基准进行汇总(不涉及表的实质性编制工作),但编制包括256种资源、30种污染物作为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卫星账户。
5.中国碳核算数据库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arbon Emission Accounts and Datasets,CEADs)在英国研究理事会、牛顿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的联合支持下编纂中国多尺度碳排放清单及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目前已发布2012、2015、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Zheng等,2020);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多区域投入产出表(Zheng等,2019);2012、2015年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及2015年中国309个地级城市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Zheng等,2022)等多张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团队在侧重环境问题研究背景下开发编制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其创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参照国家投入产出表基本样式编制。编制过程主要结合数学模型与假设条件,通过省级投入产出表相互嵌套而成。此外,数据库免费向学者、研究机构提供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6.其他投入产出数据库
除上述研究机构和学者创建的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外,部分学者根据自身应用研究编制了投入产出表。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团队编著2007、2010、2012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并将参考国家投入产出表样式选取的部门分类为42部门(8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也同时公布);国家信息中心研制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团队成员张亚雄和齐舒畅编著2002、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李善同(2018)主编201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石俊敏和张卓颖(2012)编制200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此外,部分学者也根据自身研究所需编制就业(徐国祥和陈海龙,2019)、能源(雷明和敬晓清,2004)等相关的投入产出表。
审核: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