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在家国责任、教育改革、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9月10日,是万众期盼的新中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之前的暑期,作为上海著名地标徐家汇百年学府汇师小学的文化顾问,笔者在和汇师小学特级校长宓莹、德育教导徐芸老师、家长代表王晶与刘俊直接交流中,就一直认为应该继往开来,让师生们在新学期之初就了解教师节的缘由和砥砺作用,最好方式是图片展!
9月5日,汇师小学喜迎第四十个教师节图片展正式启动
于是,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和群策群力,以总主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新的长征再出发”的汇师小学喜庆第四十个教师节图片展,于9月5日即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在文定路总部校区揭幕了。以学生社团第二届北斗社为主体的四年级一班学子们,成为首批观展受众。汇师小学楷模馆馆长兼该班少先队中队长刘佳媛发现:四十年来的汇师瞬间,以五年为经纬。分主题分别是:筚路蓝缕、腾飞年代、转型发展、世纪之交、与国同辉、砥砺芬芳、新的时代、走向辉煌。即教师节最初五年为筚路蓝缕,而最近五年自然是走向辉煌!
汇师小学校长宓莹在杰出校友张充仁题词墙前的留影
汇师小学图片展的前言由宓莹校长撰写:“四十载春秋,四十个瞬间,汇师小学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教育的辉煌与时代的变迁。在这第四十个教师节之际,我们特别致敬那些以《烛光里的微笑》为代表、充满了奉献精神与教育情怀的教师们。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在家国责任、教育改革、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彰显了汇师人在塑造未来领袖和创新人才上发挥的关键作用。”
汇师小学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图片展的前言
在前言中,这位特级校长、上海市劳动模范还深情地向师生们告白:“汇师小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诗。它不仅见证了学校的成长,也映照了一代代教职员工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们将继续秉承着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定的价值观,引领教育的潮流,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汇师小学将不断追求卓越,以教育的力量照亮未来,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宓莹校长是1993年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就到汇师小学任教至今,去年是她从教三十周年。去年12月1日,我和有识之士特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为她举行从教三十周年的理论研讨会。
作者(左)和汇师小学德育教导徐芸老师一起策划图片展主题
当时,与会者们就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徐家汇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源地,从这里走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报国英才,而且这里的教育有连贯性和开放性,既深刻地把握着基本国情,又坦荡自信地向世界开放。就1870年建校的汇师小学而言,其历程足以铭记!
现在,为了喜迎第四十个教师节,最近四十年汇师历程已经徐徐展开图景。当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摄影尤其是彩照还是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但,筚路蓝缕之后就是腾飞年代。我就清楚地记得:1985年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中,历史学家李华兴教授提出徐家汇源概念并呼吁展开海派文化研究;从此文定路土山湾原址进入公共视野,汇师小学的发展脉络进入地方志视野。翌年,李华兴教授从复旦大学调任毗邻汇师小学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社科院历史所当时的办公大楼现址,就是如今的东方商厦。
汇师小学四年级一班成为图片展首批观展者,左一为该班少先队中队长刘佳媛
我于1989年成为李华兴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93年夏获得硕士学位。可以说我就是在徐家汇接受的完整学术训练,其间深受导师熏染并系统地了解了近代教育。
我也见证了这段腾飞时期的徐家汇商圈兴起,以及天桥、地铁等物理环境变化对学校办学区域条件的影响。让宓校长、徐芸和老师们感到自豪的是:经过上海市政协委员洪民荣研究员(曾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兼党组书记)等专家们的努力研究,发现如今的网红文化地标徐家汇书院就是汇师小学办学的原址。也就是说:这个原址,就是徐家汇地区的初心和能量之源!
曾任国家卫生部长的汇师小学校友陈敏章为母校题写校名
近年,我在陪伴汇师小学学子和老师研究教育自信的课题中,自然发现汇师诞生过很多民族英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曾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校友和世界级的雕塑家与画家张充仁!1986年汇师小学校友陈敏章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翌年为部长),当年就提出了医院信息化战略;记得当时曾经是医生的我的父亲王志华研究员,就说这是信息化革命。
张充仁先生和徐汇区政协委员郑贡达(右)及夫人刘敏在聂耳塑像前的留影
艺术大师张充仁,原籍上海七宝镇;他和陈敏章一样,从汇师小学毕业后入学徐汇中学,之后再接受高等教育。综合性评估的话,张充仁的文化影响在世界法语文化圈更加深远,包括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他为母校汇师小学题词——饮水思源!他在武康路巴金寓所(现巴金故居)会晤了文学巨匠并征求了意见后,即为家乡上海留下了唯一一件雕塑巨制——聂耳塑像!
汇师小学注重以学子艺术素养赋能爱国主义教育
徐汇中学初三年级刘佳怡为汇师小学图片展提供的书法作品
今年,恰逢新中国和法国建交六十周年。刘佳媛所在班级就此举行主题班会,邀请上半年还在闵行区明强小学就读的钱梓悦同学(现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预初)前来交流七宝张充仁故居话题。汇师小学马贵琨同学是以这样的文字缅怀这位杰出校友的:“全班同学都认真聆听了钱梓悦的介绍,了解到张充仁校友在法国、在欧洲的艺术地位,心里由衷地升起敬佩之情。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比我学美术更重要!——这就是张充仁的誓言并体现出对中国的热爱,也让欧洲更好地了解和发现真实的中国。他最终成为雕塑界的中国骄傲。这样的校友激励着我,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校园生活,和汇师优秀的同学一起进步;要时刻牢记饮水思源,感恩老师,感恩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要立志做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汇师小学教师节图片展场景一览
汇师小学拥有自己卓越的教育家,即功勋校长汪耀鸿;她是上海经典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女主角王双铃的原型。这部电影,感动了两代从教者和无数家长。早在2005年,我就和一批徐汇区政协委员跟随张旗主席到汇师小学考察素质教育。当年就是汪校长接待并演讲,我就记得和她交流最深刻的话题就是“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迎接明天的挑战”。而在2022年3月4日即当年学雷锋日前夕,在新民周刊社促成下汇师王双铃班揭牌!
在汪耀鸿教育情怀和宓莹校长“台上一分钟、报国六十秒”的追梦情操影响下,一大批汇师青年教师正在茁壮成长;并且和孩子们一起与国同辉、砥砺芬芳、融入新的时代!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职业竞赛中获奖。如2022年教师节期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落幕,上海青年教师荣获4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并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汇师小学严琴老师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又如陈鹰,学校教师发展部主任、英语教研组长,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和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称号。陈鹰主持的课题获得徐汇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课题学术论文在全国获奖;她多次指导教师获得全国、市级教学评比一等奖,带领英语教研组四次获得“区示范教研组”称号。
汇师小学数学教研组团队全家福
汇师小学数学教研组所获荣誉称号
上述汇师小学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四十年不懈追梦的瞬间,在本次图片展上都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反映。而我和近年来一直关心汇师小学发展成就的洪民荣研究员,就汇师小学教师节四十周年图片展进行交流。他热烈祝贺了汇师图片展的成功举办,同时,他向宓莹校长和我传递了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教授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最新感悟!
新民周刊城与事栏目刊发的徐芸老师教师节纪念文章
而汇师图片展自然就让我想起了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过影响的另两位外来人物。一是美国教授杜威,二是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我开始习惯品读图书馆藏书的1984年到2014年间,此两位的各类图书出版不断;而我1994年正式接触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第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上海人力资源对上海发展影响。其间不断听到相关学者、政协委员批评中国当代教育的慷慨声音,但我坚信中国教育有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最近的十年,我在研究和对话中面临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家思想、理想伴随着其系统性著作的出版而得到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国家各项事业尤其是科创突破、大国重器工程,都是在西方封锁技术、阻挡交流前提下取得关键性突破的,其核心成果往往拥有自主原创的知识产权。这对于道路自信、教育自信,都是很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解读。这其实也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就是中国教育是忠诚可靠的!
(作者:王泠一,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