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智能时代,学习如何进化?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全国实践联盟成立

转自:第一教育 2024-08-28 17:56:51

智能时代,学习如何进化?

8月25日至26日,2024年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暑期教师研修活动举行。

活动聚焦“智能时代的学习进化”,基于智能技术的新进展与学习科学的新视角,带领教师探寻未来学习的新路径。

“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全国实践联盟”在活动中正式启动,联盟旨在协同推进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合作,凝聚全国各地及社会各界的智慧,探索未来学习的新思路、新模式与新路径。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祝郁表示,步入智能时代,我们将迎来学习的变革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挑战。为推动智能时代的学习进化,我们需要认识学习的本来与未来,主动适应与迎接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并积极主动地探索行动路径。

活动中,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黄琼为“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全国实践联盟”首批工作坊“坊主”授牌。

教育部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刘扬云为宝山区教育局授予“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依托单位”铜牌。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所长郑太年作“智能时代的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专家报告。他根据智能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对当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探讨教育变革的整体方向及学习科学研究的回应。

他提出了基于学习科学核心理念进行教学变革的路径,并结合国际实践经验,指出我国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和学校应对未来挑战的具体方案。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治作“基于智能体的人机协同学习”专家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迎来大语言模型时代,未来智能体将重构人机交互模式,并引发学习范式的深刻变革。

他对大模型时代智能体的基础架构、核心特征及应用场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并对基于智能体的人机协同学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教师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推动智能时代的学习进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加仙作“打开黑箱: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新课标的科学精准有效实施”专家报告。

她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循证教育策略,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实验基地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获奖的研究成果、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多地不同特色的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学校的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科学、有效、精准地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

8月26日,主办方举办了基于“双新”的问题化学习专题研修和未来学习研究的教师行动专题培训。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谊作“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区域行动”专家报告。

他分析了近20年的研究成果如何赋能“双新”落地,揭示了核心素养下问题化学习的独特价值,阐述了实现“教学评一致”的三层结构,并介绍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下的六种教研新样态。

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学术领衔人王天蓉带领问题化学习研究团队骨干成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顾峻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中心校周斌、长宁区教育学院张燕作“核心素养下的问题再构”团队报告。他们介绍了2024年的课堂循证数据为问题化学习实践者提供的启示,阐述了课堂“五学”评价的智能化对教师自主改进教学及区域大规模课堂改进的重要意义。

王天蓉对核心素养下问题再构关键突破点及实践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并表示未来将结合基于智能体的人机协同学习开展AI支持下的问题再构。

文字:白羽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