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视人生为游戏、视快乐为彩头!自然文学大师罗杰·迪金代表作《野泳去》出版

转自:大众新闻 2024-08-09 22:05:37

日前,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英国自然文学大师罗杰·迪金的代表作《野泳去》。该书自1999年首次出版后,即成为有口皆碑的畅销书,被译成多种语言,赢得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是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书起源于美国知名小说家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游泳者》,小说的主人公在派对后决定游泳穿越各邻居家后院的泳池,顺着8英里的水路回家。

游泳爱好者罗杰·迪金经这篇小说启发,开始了自己“游”遍整个不列颠的计划,不是环游英国,而且沿着英国的河流湖泊,从其间穿游而过。正如他在书中所言:“我想要追随雨脚,随着它在我们的土地上一路蜿蜒,直到最终奔流入海,从而挣脱一辈子在泳池中不断往返带来的挫败感,以避免像一头在笼中来回踱步的老虎一般,无数次重新回到原点。”做好准备之后,他开始自己长达18个月的旅行。在这趟旅行中,他游过河水、小溪、瀑布、泥浆、深潭与大海,当然也有浴场和泳池。他有时穿着如同香蕉皮的潜水服,有时也能解放天性,与水肌肤相亲。在水中,他与青蛙、水獭、黑水鸡、鳗鱼同游;在水面,他以山楂树、梣树树梢的高度,与狐狸对视、看着豆娘与蜻蜓在眼前翻飞、老鹰盘旋而来、红尾鸲在树枝间跳跃;出水后,他躺在有小昆虫和委陵菜、景天、鼠尾草、百里香、酸模、紫花欧石楠、毛地黄的草地上晾干自己。《野泳去》记录了这18个月中他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野泳去》英文版出版后头两年,罗杰每天通常都会收到三四封信件,也会接到电话,都是读者想和他取得联系,告诉他自己的游泳故事,或是分享自己的游泳地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书推动了英国露天泳池文化的复兴,以及更为广泛的户外游泳的复兴。除了其他种种功绩外,这本书还促成了一家野泳公司的成立,并使得“野泳”一词出现在众多书名和无数报刊文章的标题中,成为某种陈词滥调(这种风气刚起来时,罗杰是抱有怀疑的,认为这将一种表达异议、任情恣性的举动变成了生意)。在户外游泳协会之类的组织中,罗杰·迪金的书至今仍有着俗世圣经的地位,该协会为争取游泳者的水域进入权四处奔走,并呼吁改善英联合王国的河流卫生状况。

该书还有几大特色——

蛙眼视角:从水面看去,世界焕然一新。真正进入水中,把陆地留在身后,生存就成了人最主要的目标,其余一切都被抛之脑后。在水中,人才真正进入了自然之中,人和身旁的动物世界才是平等的,就像罗杰所言:“作为一名泳者,我可以径直凑到水中的某只青蛙跟前,而它的反应,将更多是好奇,而非恐惧。在护宅河水面上扎堆的豆娘和蜻蜓更是刻意无视了我,它们会飞起一阵子,好让我游过,然后再次降落在河面上。”

跨越边界:在罗杰看来,步行、骑行和游泳,永远都是具有颠覆性的运动,因为它们让我们脱离事物的常轨,挣脱官方版本的束缚,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古老而充满野性的一面。游泳是一种通过仪式,是对种种边界的跨越:海岸线,河岸,泳池边缘,以及水面本身。你穿过湖畔、海滨、河岸——如此便来到了一片不同的界域,你的思想也有所不同了,因为你的身体也不同以往。罗杰写道,像这样穿越边界,你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我们自己也在其中发生了改变”,“你前来此地是为了寻找自我,而吊诡的是,你常常需要迷路其间才能找到它”。一次游泳之旅让我们得以进入世界中至今依然最神秘莫测的那部分,就好比黑暗、雾霭、森林、高山一般。它将在我面对其他困居内陆的人类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视人生为游戏:“我纵身大浪之中……感到潮水上涌,锁住双腿,推着我向远处岸边的树林而去。每当有海莴苣的叶子轻轻拂过身旁,或粘在手臂上,我总以为那是水母,接着浑身一个哆嗦。不过我很快就习惯了:四周到处是海藻,每一次浪来,它们都会随水流而下,然后挂在我身上。身后潮水涌动,推着我前行;我不断游着,直到快要溶解在水中。这时,随着潮水越涨越高,河口的沙滩突然进入了视野。两岸树木堪堪探到水面上,又加速掠过我的身旁。我发现自己正像一个下山的越野跑者般大步流星,以令人兴奋的速度前行。仿佛是在梦中游泳,快得毫不费力,又被水流紧紧裹住,无处可逃。眼看漏斗形的河口不断逼近,上涨的潮水拥着我一路加速,终于把我冲进一条泊船道中。这条泊船道十分泥泞,两岸直上直下,一旁的沙滩上有几座老旧石灰窑。我不得不使出浑身力气,才从浪潮中脱身而出,来到浅滩的旋涡中。然后往回游到石灰窑边,像只海龟般爬上了沙岸。”

《野泳去》的诸多魅力在这段文字中一览无余:冒险精神,勇敢无畏却毫不做作,视人生为游戏、视快乐为彩头,乐于随着自然向前、被它的节奏裹挟,而不是用我们的节奏去裹挟自然——还有最后那个意象,一个柔和的反高潮:他“像只海龟般”爬上沙滩,这比喻既滑稽,又道出了实情,因为水改变了他,就好像被梅林施了魔法的小瓦——也就是T. H. 怀特《石中剑》的主人公——跳入河中,一露出水面就变成一条鳟鱼一般。在他的游泳之旅中,有很多次,罗杰都觉得自己已变得半是水獭、半是鱼儿、半是海龟:一种复合生物,一条人鱼,他的人性部分“溶解”在了水中,被生物性所取代。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