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警惕:进入流行季!上海已报告21例

转自:上海杨浦 2024-05-22 19:28:50

这几天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

“讨厌鬼”也嗡嗡嗡地回来了...

上海今年登革热输入病例已超去年

本市全面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记者从市爱卫办了解到,今年上海已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21例,远超去年同期数量。小满已至,气温升高,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进入活动高峰期。为降低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风险,上海全面启动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据悉,申城5月至10月将全面开展以“预防登革热,从防蚊灭蚊做起”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以“滚动持续不停歇、畅通渠道重民意、专业服务促规范、主体责任抓落实、特殊区域强管理、病媒科普成系列”六大亮点,降低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发动全社会共同打造健康生活环境。

市爱卫办介绍,此前开展的两次早春蚊虫集中控制行动中,出动专业防制人员1614人,控制重点区域34803个,投药控制积水40余万处,消杀控制环境近5万处,累计消杀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为全年蚊虫控制打好了基础。

专业人员巡查处置公共环境的蚊虫孳生 采访对象供图

记者获悉,按照蚊虫生长习性和疾控机构历年监测情况,自5月20日起,上海每间隔20日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至10月底预计至少开展8轮集中行动。

市疾控中心介绍

每年5月-11月是登革热传播流行季

流行高峰是7月-9月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一旦感染登革热,多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据统计,今年上海已报告2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市疾控中心提醒,工作人员在处置社区出现登革热病例时,在空间喷雾、孳生地控制等作业时会身着“大白”,市民如遇到无需恐慌。

市爱卫办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抓好以环境治理、灭蚊防病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全面营造病媒生物防制合力共治的社会氛围。

其实,早在今年3月

瑞金医院就曾连续收治了

5例登革热患者

经询问,他们近期都有东南亚旅居史

鉴于目前全球多地

发现登革热疫情

市民朋友们应提高警惕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

  •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目前没有特效药

得了登革热该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

发病后要注意休息,注意防蚊隔离(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

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退热之后仍然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需要紧急护理,应立即返回到门诊或急诊。

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的报道,请大家务必科学防范。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

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

预防登革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防蚊灭蚊工作:

  • 保持通风干燥;

  • 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使用灭蚊虫产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

天气炎热时

虫卵在积水中

最快一周就能孵化成蚊子

居民在家中也要注意清理

盆栽、托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

编辑:文茜婷

资料:上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