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技 > 文章详情

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软硬件平台的支持…… | 上海U35青年是怎样养成的?

转自:上海科技 2024-04-26 09:50:31


您觉得毕业后的职场初期,对于事业发展有没有一个关键阶段?如果有,大概时间多长?在这段时间里,您主要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得到哪些支持与帮助?

魏天然





以我自己为例,我觉得毕业后的三到五年非常关键。这一时期,我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工作内容,争取在论文和专利方面有突出的产出。这段时间标志着从学生到初级科技工作者的转变,也是成果展示的重要时期。

我面对的主要挑战是身份的转变和职责的增加。从学生时代的单一任务,到工作后需要同时应对科研和团队管理等多重任务,这不仅考验我的能力,也考验我的心态。支持我的关键因素包括经费和人力资源。例如,获得青年基金和组建一个小团队将大大推动我的研究工作。此外,我的人文知识积累在职业生涯中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我在课题组担任项目秘书期间,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处理项目事务。这些经验让我认识到,技术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对于科技工作者的成功至关重要。

戴洁




毕业后初入临床工作,我发现医学教育的重点在科研,而临床实践则更侧重于病人治疗,这之间的差异颇大。刚开始时,我几乎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周六还要加班补充病历,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科研。这使我意识到,尽管临床工作非常忙碌,但如果想要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还是需要找时间进行科研。

通过实践,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进行科研。我相信,医学博士阶段的科研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科研高度。尽管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基础科学研究,但我们可以利用临床案例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或随机临床试验,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基础研究,再服务于临床实践,从而推动医学的进步。


唐娟




我认为对于从事基础科研的青年研究者来说,更长的时间周期,例如五年而非三年,对于科研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还能使我们更加专注于进行有意义的、长远的研究。

在支持方面,经费和良好的研究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高质量科研的基础。

同时,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家庭和生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科研领域中。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针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措施,如延长考核周期,提供宽松期,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家庭和科研工作,增强我们继续进行科研事业的信心和动力。


您求学或工作机构的实验室或科技平台环境(例如文化氛围、管理制度、个体满意度、使命目标)对您的个人成长有怎样的影响?

魏天然




在清华读博期间,我感受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体验到了高投入带来的呵护,能专心投入研究。

毕业后,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这是我国顶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机构,我加入的是国内顶尖的热电材料课题组。在这里,我在宽松的氛围下,效率极高地进行学术研究。

后来我调到上海交大工作,感受到了与清华相似的高标准和高投入。作为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交大对年轻教师的重视,学校提供的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地进行我的研究工作。

戴洁




在我之前的研究生涯中,每周组会是标准的交流和汇报机制,老板通常会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以促进研究的进行。我在美国时,组会的频率和要求非常严格,每周需开两次,这使得汇报的压力较大。在英国时,我得到了全额资助;在美国虽开始时无学校资助,但通过一项人才计划获得了资金支持。

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不同地区对科研和汇报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同济大学也提供了对短期海外研究的资助,这对我的学术发展极为有益。

唐娟




在2021年我加入同济大学之前,通过朋友了解到,学院环境非常适合青年科研人员。学院有许多年轻的独立PI,沟通交流顺畅,没有年龄差异带来的隔阂。学院的高层和资深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比如在申请项目时提供一对一辅导。

此外,同济的优质生源和自由的科研氛围使得科研工作更为顺利,加之学院拥有一流的干细胞研究资源,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的科研进展。

您当前所在的研究团队或学术共同体,对您的科技成果创新有促进作用吗?

魏天然




作用很大。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的团队,还是上海交大的团队,都是热电材料领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在前辈的指导和硬件软件平台方面,团队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使我能够逐步开展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此外,我也是中国材料学会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的理事。这是一个氛围良好、团结友爱的学术共同体,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深感荣幸并积极参与其中。

戴洁




肯定是有的。在我的博士阶段,我与我的导师及其他杰青优青一起构建了一个人才梯队。我们之间有资源共享和互补的合作模式,如果我在某方面资源不足,他们会提供支持,反之亦然。我认为,在科研领域,尤其是大型研究项目中,个人或单一学科往往难以独立完成,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才能深入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这种合作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的进展和创新。

邵宇川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工作期间,我们面临的主要要求包括定向化和建制化。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和开发必须符合国家需求,并且需要团队合作,而非个人单打独斗。

我所在的部门负责开发高功率激光系统中使用的光学器件。这个过程涉及从加工、检测、镀膜到微结构等一系列复杂步骤。

我们的团队结构很完善,不仅有多个小团队的协作,还有整个光机所的协同,特别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整个所的资源和技术都需要动员起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种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蓝悦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