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日报 > 文章详情

捐“髓”救人 延续生命之光!滨州第67例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完成捐献

转自:大众日报 2024-04-16 18:05:10

4月15日,在山东省立医院17楼病房内,历经4个小时,滨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赵琨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滨州市第67例、滨州市中心医院第8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多年来,赵琨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常年坚持义务献血。2013年,赵琨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2月,滨州市红十字会通知赵琨,其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当得知配型成功,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时,我觉得很幸运也很激动。”赵琨说,在简单了解情况后,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爱人如己、救死扶伤是天职。不管受捐者是大人还是孩子,我都愿意为他送去生的希望。”赵琨说,基于自己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同时也出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他对此次捐献充满期待,“希望我的这次捐献能为受捐者送去生命的接力棒,同时也祝福他早日恢复健康。”

尽管赵琨说得很轻松,但从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到完成捐献,此间他经历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首先,在确定捐献环节,他就经历了初配、二次配型、精准配型等4次抽血。之后,在捐献前,他连续4天每天需要打2针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并且每天抽1次指尖血。在最后的捐献环节,他还需要进行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机采。整个过程下来,先不说打动员剂引起的不适感和疼痛,单是抽血就让赵琨挨了近20针。

“在等待捐献的这几天里,我常常在想,等待捐献的患者肯定比我承受的痛苦大得多。我在打动员剂,他也在进行治疗,不仅要化疗、放疗,还需要将免疫力降到零,才能接受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所以,我也想快点完成捐献,让这位患者早日结束痛苦,让我的造血干细胞帮助他早日恢复健康。”赵琨说。

在妻子的陪伴下,4月15日上午8:30,赵琨进入山东省立医院专门的病房,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在历经4个小时的上机单采后,他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完成采集后,早已等待许久的专业医护人员快速启程,将这些救命的造血干细胞送至受捐者所在的医院。根据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相关规定,捐献者和受捐者的身份互相保密。

赵琨在山东省立医院等待捐献的几天里,妻子刘叶一直守在他身边。对于赵琨来说,家人的支持给了他莫大的鼓励。“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让我对丈夫的认识更深刻了,我现在很崇拜他,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对于丈夫的义举,刘叶说,在丈夫赵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山东省红十字会、滨州市红十字会、惠民县红十字会都给予了关心,帮助协调了很多工作;丈夫工作的滨州市中心医院和自己的工作单位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障,这些都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温暖。“在我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是两个家庭之间爱的接力,更是社会各界爱的助力。”刘叶说。

据了解,作为建院120余年的百年老院,滨州市中心医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生命至上 爱人如己”的价值理念已经传承了一个多世纪。如今,在医院党委的引领下,这一理念更加浓郁鲜活,并逐步拓展为“爱党爱国爱家庭

爱院爱岗爱患者”的“六爱文化”,厚植于每一位职工内心深处,外化于他们的日常行动。

与此同时,滨州市中心医院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常态化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红十字精神宣讲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广大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算上赵琨,滨州市中心医院目前已有8名医护人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占到滨州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总数的近八分之一。同时,医院还有300余名医护人员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延续他人生命时刻准备着……

滨州市自2006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10年实现首例捐献。截至目前,全市有12220人采集了血样等待配型,配型成功并实现捐献67例。其中,涉外捐献1例,挽救了伊朗一名4岁的患儿,二次捐献淋巴细胞1例。2020年以来,滨州市捐献数量稳居山东省前列。

滨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少爱的暖流;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也从来不吝啬爱的付出。这些实实在在的感人案例,生动诠释了“滨州好人”的形象,让人敬佩,令人尊重。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队伍中来,为更多急需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接力棒”,继而汇聚起“滨州好人”的光辉形象,彰显春日暖流般的“滨州温情”。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李鹏飞 李前军 王龙 王丙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