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暖春之夜,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与大提琴家王健联袂献演。这是王健自2023年4月“王者归来”音乐会的首次公开亮相之后,再次登上上交的舞台,也是这对多年好友首次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亮相。老友再聚,重磅回归,默契精彩的合作为支持和喜爱他们的乐迷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盛宴。
王健重新回到故乡上海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少了些繁忙和奔波,多了些平静与安稳,但他的演奏依旧洒脱热情。音乐会上半场,在十年前曾与余隆合作过的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中,艰深复杂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在其指尖飞舞跳跃,复古浪漫的柴式柔情在其琴弓下久久萦绕。
在王健看来,雷斯皮吉是位被严重低估的作曲家。“也许是因为他的创作风格与同时期的勋伯格等作曲家相比略显老派,”王健说,“但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所以在这次‘上海之春’我极力推荐演奏他的《柔板与变奏》,也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奏这部作品。”演出现场,大提琴如同孤独的个体,狂想曲般的张力在大提琴的变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乐队丰富的音乐层次如同落日的霞光。“我每次拉这个曲子,都仿佛看见一片红色的天空——在各种层次的红色中,仿佛包裹着离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众多灵魂的精神世界,鼓励着人们去拥抱和热爱这个世界。”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在王健的弦音中,这片温柔的晚霞仿佛落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上。
在观众们热情的欢呼和掌声中,现场加演了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库朗特舞曲》。王健演奏的“大无”自由且热烈,顿挫之间尽显独奏大提琴质朴、忧郁且富于歌唱性的魅力。
摄影 郑国璋
下半场的曲目则是柏辽兹最著名的《幻想交响曲》,乐队在余隆的指挥下,对音乐的处理细腻且精准,演出形式上的巧妙构思也让人耳目一新。这部柏辽兹最著名的作品拥有浓郁的法式浪漫自由风情,作品对音色灵动性的把握也考验着每一位指挥家对乐团纯色的打磨。余隆表示:“虽然《幻想交响曲》是我和上交的保留曲目之一,但其标题性所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力一定会让听众们每次聆听都有新的发现。”
2001年,王健曾在“上海之春”上演“春竹之夜——华裔大提琴家王健协奏曲音乐会”。时隔23年,再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他表示:“这次回国,在上海长居,我深感上海文化艺术氛围的浓厚。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作为上海音乐文化的标志,节目的丰富度、多元性和国际化也愈发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