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东方教育时报 > 文章详情

与众不同的上海小年夜,为啥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转自:东方教育时报 2024-02-08 21:59:12

根据日历显示,2月2日是北方小年,2月3日是南方小年不过身为上海人,多少有点无所谓的心态。
因为上海人不过小年,只过小年夜小年≠小年夜,千万不要弄混淆了。江浙一带,特别是上海、苏锡常、杭嘉湖等吴方言区,原本并无“过小年”的习俗,只有将除夕夜叫“大年夜”,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则叫——小年夜!

1

那么你知道吗?与众不同的上海小年夜为啥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这就要说到历史了——
历史上,年前有四个较为重要意义的日子: 冬至、拜灶神、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和大年夜(除夕)。
而到了宋代,为了省事,小年夜和拜灶神合并了,定在腊月廿四。
清代时由于腊月廿三是满族祭祖的日子,因此清皇室规定腊月廿三是小年。随后不少北方地区的小年就变成了腊月廿三,而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腊月廿四。南宋以来,江南各地就恪守廿四送灶,范成大《送灶》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预言事。云车风马尚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范成大是苏州人,讲的正是吴方言区的习俗之规矩。
如此看来,上海人过小年夜的习俗也是符合老~老传统了。
对上海人来说,小年在哪一天并不重要,“小年夜”怎么过才重要。

上海人的“小年夜”也就是“大年夜”的前一天,年二十九。从这一天开始算是要过年了。
“小年夜”这一天前后,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了。
比如“噤噤咣咣”的大扫除用不着的东西趁这个时候赶紧扔掉,大人吩咐小孩去倒垃圾的时候,不忘叮嘱一句,边倒垃圾边念一声“晦气出门”因为按照“老人的讲法”,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不能扔垃圾的。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海各大老字号也开始排起长龙有买松糕的,有买八宝饭的,还有买爆鱼,百叶包这些熟食的,拿着券来领年夜饭半成品的人也不少。家里掌勺的那个人还要提前开始包汤圆、做蛋饺总之一切是在为“年夜饭”做准备。

至于小年夜当天这顿饭,上海人通常家置酒宴合家团圆,意为吃“小年夜饭”不过,上海人的小年夜是没有规定一定要吃什么的,吃馄饨可以,吃汤圆、吃年糕也可以,吃饭喝酒甚至吃西餐都行。

2

社交媒体上,上海网友纷纷晒出记忆中的“小年夜”,感觉都很有细节啊!↓↓↓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离龙年新春越来越近了,你家的年货买好了吗?
图文来源:侬好上海、上海文联等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