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人民广场馆|上博明清家具馆改换新颜,看点见这里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4-02-02 14:24:52



上海博物馆中国明清家具馆是国内第一个中国古典家具专题陈列。近期,上博对人民广场馆四楼的明清家具馆进行了展品调整。本次调整共更新展品60件,大部分是第一次对外展出。展厅内复原的明清时代书房、厅堂以及出土家具模型的展品更换较多,以期使观者能更直观了解古代家具的使用场景。

明清家具馆已经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欢迎莅临品赏。

重点展品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但不同的社会背景又使它们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体系。明代家具追求神态韵律,以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尺度适宜;清代家具却注重体量,提倡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从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

黄花梨木四出头官帽椅

庄氏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官帽椅因其造型略似古代官员的官帽得名,分南官帽椅与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黄花梨木是制作四出头官帽椅的首选木材,其天然纹理最适合这种椅式,自然天成的木纹与优美大方的椅子造型相得益彰。

本座椅为四出头式官帽椅的典型,椅背的搭脑两端与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另外在设计时采用“S”形靠背板以整板制成,线条弧度与人体脊柱弯度相符,比例匀称,造型流畅,不仅外观简明大方,使用时也极其舒适。座面下的券口,既是装饰,又起加固作用。在传世实物中,这种造型较为常见,是一件审美价值较为突显的实例。

黄花梨木玫瑰椅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玫瑰椅,为北方木匠的一种术语,南方则其称为“文椅”。玫瑰椅以轻巧灵便,方便陈列使用为特征。椅背较低,被宋人称为“折背椅”,适用于读书写字,规范坐姿。

本件黄花梨木玫瑰椅的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虽然形制上较为方正刚直,然而由于木质本身温文尔雅的色调显现出一种纤柔婉约的气韵。其四腿外挓,下舒上敛,模仿的是古建筑中柱子的做法,有利于结构的稳定。同时,四腿穿过座面,直接与搭脑和扶手联结,使整个构造浑然一体,不易损坏。搭脑两端与后腿连接处、扶手前端与前腿连接处都做成闷榫,榫式外形上类似烟袋锅子,十分牢固。靠背的券口牙子浮雕回纹,落在横枨上,枨下安单矮老,为玫瑰椅的基本形式。

黄花梨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方桌有四、六、八仙之称,用途广泛,尤适用于餐饮。此例可称之为八仙桌,更大的方桌,如《金瓶梅》中所撰,也只能叫“大八仙桌”。无束腰结构的优点,使之具有轻盈和极简的造型。面心板平镶,有拼接,不落堂,无拦水线,一切从简。桌面下安罗锅枨,功能类似牙条,起到稳固腿足的作用。“罗锅”之意,言其中部向上拱起,就坐使用,不碍膝腿,桌下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所有构件的外立面线条圆润,气息纯朴。

明代方桌相对而言是不太固定的陈设,厅堂、卧室、书房,随处可设,按需取使。罗锅枨加卡子花是方桌常见的做法,罗锅枨不直接支撑桌面,而以云头纹卡子花作为衔接,增加结构强度的同时,也是为了美观,从而产生清新典雅的视觉效果,作为此桌唯一的雕饰,可谓点睛之笔。

黄花梨六柱式架子床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此床与其它黄花梨架子床形制迥异,是本次家具调整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一直深藏不露,首次展出将吸引广大家具爱好者和研究者驻足。

常见架子床的床身是桌形结构,而此例属案形结构,即腿足位置不在床身四角,而是偏向内侧。床身如同一个大案,腿足与牙条和床面的连接采用了插肩榫的结构。这种结构出现较早,符合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能以较少的耗材获得同等的效用,在传世黄花梨架子床中极为罕见,代表了明式架子床的一个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所谓六柱式,即角柱四根、门柱两根,柱皆方形打窪、踩委角线。柱间安装围子,形式源自古建筑栏杆,内以横竖短材攒成棂格,棂子看面皆打窪,呈凹弧面,使光泽内蕴,线条美观。棂格图案罕见,横向分组,重复并列,左、右门围子上各一组,两侧围子上各三组,后面围子上五组,构图疏朗,格调素雅。

床屉木构由床面边框、床底弯带组成,棕绷尚在,藤面已失。边框下踩线一周,作冰盘沿线脚。弯带四根,皆黄花梨木,可谓黄花梨满彻。四腿宽扁,轮廓曲折,用料壮硕。腿足之间四面单枨,前后牙条皆整板制成,两端以燕尾榫与侧面牙条相接。看面牙板与腿足一样厚实,作壶门轮廓,起粗圆阳线。腿足看面、牙条正中及腿足两侧,起线雕卷草纹。

床顶架散失后配,好在楣子板幸存,最为重要的雕花俱在其上。楣子又称挂檐,位于架子床顶部,是从建筑结构移植而来,通常有短柱分隔,内部嵌装绦环板或安棂格作为装饰,主要起加固与装饰的作用。此床楣子分两层,每层各三段。上层嵌装绦环板,锼海棠式开光,镂花草和三连方胜。下层两端安对称花板,透雕卷草,中间安壶门花板,透雕双龙戏珠,祥云补地。所有雕刻纹样,刀工粗犷豪放,线条遒劲飒爽,时代特征鲜明。远观近察,明代元素处处可见,在在皆是。

硬木家具兴起之后,插肩榫结构的案式床榻呈式微之势,抱肩榫结构的床榻成为主流。由此可见,这件插肩榫结构的黄花梨案式架子床就显得尤为可贵,在目前发现并著录的黄花梨架子床中,可谓绝无仅有,对于明代家具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铁力木高束腰五足香几

庄氏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圆形独板面为厚木整挖,饰冰盘沿线脚。高束腰使造型优化,腿足上截外露于束腰表面,似建筑勾阑之蜀柱,其间打槽嵌装绦环板,内锼变形海棠式透孔,清代匠作则例称之“折柱绦环板挖鱼门洞”。束腰下托腮宽厚,带有凸棱的托腮与牙条、束腰、冰盘沿形成了须弥座的形式。三弯腿下料大,曲率小。足端向外勾卷,下雕圆球并栽榫入托泥。托泥五接并于接缝处加小足五只垫底,尤显稳当。此几线条含蓄不浮夸,造型持重不轻靡。取材不求名贵,用料壮硕。格调朴拙浑厚,俨然庙堂之器。

黄花梨夹头榫画案

庄氏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黄花梨是品质极高的一种硬木,是明清时期高档家具的重要用材,其优点是木质细密,木性稳定,不易变形、开裂,色泽柔和,纹理洒脱自然,如行云流水。

夹头榫源自大木梁架建筑结构,是案形家具最常用的榫卯结构,北宋时期已在家具上广泛使用,是将腿足、牙条、案面紧密地连为一体的关键所在。腿足顶端开槽出双榫,其间嵌夹牙条,榫头插入案面边框底部卯眼。夹头榫固定了腿足和桌面的夹角,使结构不易松动,经久耐用。

从牙头的形态和隐起的灯草线来看,此案注重细节的表现,讲究比例的协调,具有古典而清新的美感。雕饰仅见于牙头部位,连接牙头和牙条的圆珠纹的设计,有利于牙头两翼的坚固,巧妙而有新意,具有独特的装饰趣味,除此之外,别无赘饰。

紫檀木象鼻牙头画案

(左滑查看画案细节)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此案用工、用料皆属上乘,雕刻、打磨极为讲究,细节颇有可观,耗用工时超乎寻常,是名副其实的“紫檀工”。

面板攒边打槽装板,严丝合缝。边抹素混面,轮廓简洁,质感浑厚。腿足横截面近扁方形,上下等同,直落地面,无侧脚,看面采用“混面压边线”的做法,即两边刨去,压为平线,中留混面向外弧突。直牙条,起皮条线,饰回纹。腿足、案面、牙条采用夹头榫连接。牙头设计别出心裁,浮雕象鼻图形,寓意“太平有象”。

综观全器,造型沉穆敦厚,线条简括硬朗,雕饰繁简得宜,外观不同凡俗,有凝重之美,与迎合市场的“行活”家具有天壤之别,显示了当初其主人身份的特殊。

鸡翅木嵌瘿木面心方几

上海博物馆藏

鸡翅木又称红豆木、相思木,纹理迤逦回旋,曲折连绵,是明清时期硬木家具常用木材。几面方形,攒框镶瘿木面心。瘿木乃树木之瘿瘤,花斑盘结,绚然可饰。束腰也用瘿木嵌饰,形成呼应。此几以工巧取胜,造型、线条含蓄内敛,格调清新雅致,具有苏作家具的显著特征。适合居家陈设,置炉燃香,置瓶插花,各适其宜。

家具明器(一组)

上海明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这次家具调整,更换了一组明器。明器是指古人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 即冥器。此次更换以家具居多,还有一些木盆、木马桶、木花瓶、木盖罐、银爵杯、锡酒壶、锡水壶、锡鱼篓罐等,都是上海地区出土,主要出自肇嘉浜路潘氏墓、中山北路严姓墓、宝山李姓墓、松江工业区科贝特公司工地。这些明器是微缩版的日用生活器具,犹见墓主生前之所用。

家具皆木质,种类有床、榻、橱、桌、案、交椅、官帽椅、箱子、箱桌、衣架、巾架、面盆架等,是按照当时上海民间常用家具实物缩小比例制作,以期墓主在另一个世界能够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明墓出土木质家具模型以江南地区为多,木质比陶质能够更好地表现家具的构造,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家具形制的实物参考资料。

紫檀木雕云龙纹宝座

上海博物馆藏

宝座是中国古代椅子中等级最高的坐具,只有宫廷、皇室才能享有.该宝座是清代中期的典型作品,用名贵的紫檀木精雕而成。通体高浮雕大、小龙纹出没于云雾间作翻腾之势。搭脑作云头形,与扶手在卷云纹的装饰下呈阶梯状顺势而下,线条婉转流畅。座面下高束腰,雕云蝠纹,寓意吉祥。托腮宽厚,雕整齐的莲瓣纹。宝座下部取鼓腿彭牙式样,即牙条与腿足上端向外鼓出,腿足至下端又向内收敛的束腰家具形式之一。腿足兜转有力,下设托泥承托,使其更显稳重大方。宝座通体饰繁密的云龙纹,雕工之精可谓登峰造极,充分显示了家具制作上的皇家风范。

红木金漆嵌象牙宝座及屏风

上海博物馆藏

三屏风围子,罗锅枨搭脑,靠背至扶手高度递减。三弯腿,牙条浮雕花卉。腿、牙连接处镶掐丝珐琅寿桃、蝙蝠,寓意“福寿”。足下置罗锅枨式托泥。围子是该宝座的装饰重点,贴金嵌染色过的象牙成石榴、寿桃、佛手之形,间有蝙蝠萦绕翻飞,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牙雕追摹自然形态,染色得当,整个画面生机勃勃、金碧辉煌、富贵呈祥。“红木”即“酸枝木”,清中期以后大量使用,此宝座的制作年代较晚。

紫檀木雕云龙纹大方角柜

上海博物馆藏

这件宫廷使用的大型家具,成对,除了层板、内框、抽屉用铁力木以外,其他全部用上等紫檀大料。这件家具体量庞大,重达数百斤。此柜用料粗壮厚实,牛毛纹密布,柜门浮雕龙纹两组,龙皆五爪,气势不凡。柜门和膛板分别雕“苍龙教子”和“二龙戏珠”。该柜门扇间闩杆活做,上有榫头,下有滑槽,可在存取大件衣物时装卸自如。柜顶大框有卯眼,可知其曾有顶柜配对,早已散失。此柜用料阔绰,形体宽大,为传世方角柜中仅见。

紫檀木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

上海博物馆藏

清中期典型作品,形制硕大,采用了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的装饰手法。屏身由五扇组成,均以紫檀制成。屏风正面用高浮雕云龙纹,并在黑漆地上用白玉、青玉、绿松石、青金石、芙蓉石、珊瑚、玛瑙等各色玉石镶嵌出花鸟和博古图案,光色璨然。屏背雕地滚云和描金彩绘山石、松、竹、梅,所刻刀工精湛,镶嵌华丽,纹饰繁缛。屏座为须弥式,浮雕莲瓣纹。该屏风和宝座宝案雕工精湛,百宝嵌巧夺天工,画面雅丽脱俗,章法严谨,繁而不乱,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清代全盛时期的典型作品,堪称国宝。

黑漆描金书柜式多宝格

上海博物馆藏

多宝格,是清代出现的家具,它的特点是几个平面错落有致,造型不一,格式多变,能巧妙利用有限空间,错落有致地为各类珍宝的陈列效果服务,起到装饰和清玩的作用。多宝格以其典雅华贵和极富装饰性流行于清代上层社会。此柜上面黑漆地,上有描金山水景物装饰,在有限的平面里营造深远意趣;中间的柜门和下面柜门用鸡翅木制作,抽屉和柜子内部有红漆描金的装饰,下柜门上雕刻四种花卉装饰。家具铰链、锁座等十分讲究,都用珐琅件制成,雕绘满眼,十分华贵工细。

银杏木雕人物故事座屏风

浙江省海宁县人民政府斜桥区公所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向上滑动阅览

银杏木材质地纹理轻软细密,不翘裂,耐腐性强,易着漆,并有特殊的药香味,抗蛀性强,被称为银香木,是一种非常好的建筑用材,也是制作木雕的上乘材料。

这件银杏木雕人物故事座屏风在上半部雕人物景致,树木丰茂,细致入微,以较小的雕刻深度内表现较大景深,十分见功力。屏座上、下各横分为绦环板三块,两侧各一块,雕镂钻空,给予屏风一种透气感,避免上下同样雕绘带来的沉闷;在墩座上圆雕小狮。这件屏风虽满雕人物、景色而不显冗余,虽精巧富丽亦不失清雅,不同木色相映生辉,意境幽远。

剔红花卉纹三弯腿方桌、凳

上海博物馆藏

剔红是漆器工艺的重要品种之一,制作方法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至所需厚度,再雕刻花纹而成。该方桌为三弯腿造型,足下有托泥,以木为胎,外髹红漆,经剔雕而成。通体饰花卉纹,构思巧妙,纹饰华丽。配套的四件方凳造型与方桌相同,满饰花卉纹,装饰富丽,与方桌组合,更显奢华。

中国明清家具馆

地点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四楼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入场)

每周一闭馆(除国定假日外)

请在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GO上博-参观预约】

提前预约

· 上海博物馆 ·

供稿丨工艺研究部、教育部

学术支持丨刘㭎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