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
文 |赵韩德
小区附近有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面长年开设了一个免费的围棋学习班,有专业老师讲课。我饶有兴趣地去听了一段日子,感到非常有意思。
毕竟是专业老师,把棋理和棋形讲得又通俗又形象又生动。一大批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古古怪怪的围棋名词涌进耳朵,这些小精灵弄得我晚上睡觉时,它们还在梦里卡通一样跳来跳去:“大头鬼”、“愚三角”、“小猪嘴”、“大猪嘴”、“伸铁腿”、“立玉柱”、“倒脱靴”、“八王走马”、“黄莺在枝”、“金鸡独立”……
围棋不像象棋。象棋一上来就互相亮出装备和兵器,剑拔弩张地摆出厮杀一番的阵型。双方的目的很简单:擒贼擒王,将对方主帅逼入走投无路之境,缴械投降。象棋有点像京戏,各自区区十几颗棋子,在楚河汉界一带跑龙套,代表着三军兵马。别看声色俱厉,弄到最后却常常一团和气,残兵游勇各自徘徊,和棋了事。和棋固然相当和谐,双方却白费心力,枉自辛苦争斗一场。
围棋并不鼓励匹夫之勇,不鼓励“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它鼓励战略眼光、战术手段和短兵相接时的智慧和勇气。它目光落在攻城略地,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它要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双方拥有的三百几十颗黑白之子,比起象棋,分明是千军万马。它是大兵团作战,进行的是一个又一个战役。
围棋的每颗子都是一名士兵,没有帝王将相上下等级贵贱之分,不讲究身份和职称的排列,也没有车马炮专业之分,不要求规行矩步。每个士兵只要一上岗就顶在前线,与阵地共存亡,不移动半步。
由于地域广大,有充分的回旋之地,于是计谋频出:虚实相间、敲山震虎、围魏救赵、暗度陈仓、大军压境、奇兵突袭、逢危须弃、攻彼顾我……有棋手赞叹道:“论棋毕竟似论兵,霜鬓始知弈理深。风马三军临楚国,火牛一道复齐城。”
围棋根本不可能产生和棋,胜负终将分明——哪怕甚至只是四分之一目上下。于是围棋手只有奋力争胜,没有任何妥协可言。因此围棋是很残酷的。楸枰上令多少英雄扼腕和抱憾!最著名的就是当年风华正茂的马晓春,国际大赛时三次折戟于韩国李昌镐,每次负于对方只是仅仅半目而已!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苏东坡曾经放达地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但当时就有人认为他讲此话显然是不懂围棋。苏东坡的好友黄鲁直爱下围棋,对局时苦思冥想,他自己形容道:“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说尽围棋甘苦。
围棋进入白刃战阶段是极其惨烈的,形象地被称作“屏气”。在一口气的差别中,进入绝杀。
学习班老师说:“这种时候,你如果临时数气,很可能忙中出错,所以平时就要记住这些口诀——”学员们伸长头颈拼命竖起耳朵:“花五8气;丁四5气;刀把五8气;花六12气。”“……有眼杀无眼;大眼杀小眼;公气属大眼……”
学员们互弈时,老师就在教室里巡回。他最多的批评是:“你太‘贪’啦!别人有一点空(区域)你都容不得?”“不要光想吃、吃,保护好自己,做好准备工作!”“看大势,看目数,见好要收。把胜势变为胜局!”
非常有哲理。
投稿可发至zfk@yptimes.cn
作者:赵韩德
编辑:顾金华
诵读:郭心华
视觉/封面:邱丽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