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希之(中共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邳州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黄扬(邳州市融媒体中心智慧港总监)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9期
导 读:
本文剖析江苏省邳州市融媒体中心的“数智赋能”实践,围绕“融新闻、融政务、融城市、融生活”,探索县级融媒体由“融媒”向“智媒”的转型之路。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AI技术不断渗透媒体行业,数智化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又一风口,更将成为县级融媒体从内部融合走向区域互融、跨界共融的重要路径与必然方向。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业态,县级融媒体如何借力“数智赋能”,寻求更大突破?本文以江苏省邳州市融媒体中心(银杏融媒)为例,聚焦县级融媒体拥抱数智化、强化AI应用布局的探索,分析“银杏融媒智慧港”智媒创新孵化器等数智化发展路径,探讨县级融媒体如何提升生产传播效率、拓展“融媒+”的运营模式,以实现“融媒”向“智媒”的转型。
深融合探索数智化路径
(一)融新闻,生产智能化。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出现后,新应用层出不穷。媒体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开始积极探索并应用AIGC技术。银杏融媒生产平台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新华智云“媒体大脑”等,并积极探索应用智能媒体机器人应用,实现在AI写稿、AI主播、AI视频编辑、智能字幕、智能配音、智能检校等方面的快速高效生成,推进内容智能化生产,提高内容创作能力。
在短视频创作上,银杏融媒通过智能应用的加持,实现剪辑、包装、动画、字幕、配音的智能化,每天生产的各类短视频数量由5条增加到20条左右,不仅提高了生成效率、节约了人力,还让专业技术更加普及。为此,中心还专门成立短视频创意工场,去年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而面对广播频率人才青黄不接、节目生产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银杏融媒打造5G智能电台,借助AI技术,通过AI电台主播、AI路况播报、AI天气预报等功能呈现,一键式自动化生成新闻、资讯、天气、路况、音乐串接等内容,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完成24小时节目编排。被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源,把更多精力用在直播节目的打造和新媒体产品的创新上。
(二)融政务,治理数字化。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体平台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内容制作和信息传播,而是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然而,打破壁垒并非易事。需要数字化赋能,才能更好地“融政务”。银杏融媒通过政媒联动,依托“邳州银杏甲天下”App,打造数字政府治理平台,让公众可以了解政府动态、反馈信息、参与决策、实现政民互动,重点解决基层社情上不来,精神下不去、问题都上交、群众办事难等痛点问题。
汇聚平台,政务信息一网通。一方面,基于“邳州银杏甲天下”App,开发“银杏号”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一端囊括全市近200家政企单位政务信息发布,实现一个平台扎口、一个宣发出口。另一方面,推进“融网合一、小屏连大屏”,打造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把App优质内容和服务功能通过电视端向农村延伸。个性定制,群众服务一次办。开发“掌上办”平台,63类集成服务,160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50多种便民服务,一键办理、一网通办。开发“文明实践”平台,28万志愿者入驻,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群众。
畅通渠道,协同治理一端融。推出“问政邳州”数字平台,融合直播问政,150家单位协同处置,累计解决群众问题5200多件;推出“搭把手”平台,融合短视频栏目,群众求助,记者帮办,累计化解群众纠纷832件;推出“违建随手拍”举报平台,“你举报我来拆”,让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累计拆除违建近万平方米;推出“智慧人大”云平台,2500名人大代表掌上履职,群众有事“码上找代表”,代表马上办。通过数字化赋能,着力打造全市一体化诉求中心,整合各渠道诉求,建立统一的回复处置机制,真正让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融城市,服务一体化。银杏融媒通过城媒相融,共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推进数“聚”、数“治”、数“享”,着力解决城市运行、居民生活中的堵点问题。
数“聚”驱动,打破信息孤岛。采取“一端+多云+一核”模式,整合汇聚分散在各单位的审批、服务、管理、舆情等28个系统平台数据,把面向群众的服务端口全面接入融媒客户端。
数“治”赋能,构建一网统管。参与建设“城市大脑”,打造县域治理中枢,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为数智政府、数字邳州建设持续赋能。创新搭建“图码管控”智能平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一码统管,推动邳州公共空间治理成为全国首创之城。
数“享”生活,实现一端通城。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开发,“我的社保”“我的公积金”一键可查,水电费、燃气费、电视费、电话费、社保费掌上可缴,实现一端“全城通办”。
(四)融生活,社区未来化。县级融媒体中心所担负的“社区信息枢纽”功能,为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强大助力,更为“未来社区”建设提供了有效抓手。银杏融媒以App为基座,正在开发元宇宙数字社区,以社区为中轴,沉浸式虚拟交互空间为依托,聚合接入区域政务、商务及便民服务等垂直应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打造城市社区数字生活虚拟空间。
通过银杏融媒“数字社区”,社区居民可以在线交友聊天、邻里拜访互助,发布同城求助、置换等分类信息,享受同城生活服务,找工作、找房子、找家政、找美食、找优惠,一键触达。其中,“同城好店”入驻美食商家达230多家;“同城房产”在线发布楼盘信息、求租求购、二手房交易等8600多条;“同城招聘”累计发布企业招聘岗位1.2万个,提交求职者简历3万份;“同城到家”提供家政上门服务,涵盖家庭保洁、上门维修、搬家货运、保姆月嫂等十大类82项服务,用户一键预约,家政服务上门。“数字社区”将为用户带来覆盖“吃喝玩乐游娱购”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打造数智化赋能未来社区生活的新场景。
通过数智化探索,银杏融媒舆论引导能力、服务经济能力、自身造血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邳州银杏甲天下”App成为邳州信息发布总出口和城市服务的总入口,向社会治理中枢不断升级,较好地沟通了党委、政府等治理主体和社会公众。
多维度破解发展难题
人才是支撑媒体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不管是内容生产的数智化还是对外服务的数智化,归根结底都需要靠“人”来实现。然而,很多媒体都面临技术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县级媒体,更难留住高质量人才,培养也并非一蹴而就。不仅如此,资金压力也是县级媒体推进数智化发展的掣肘。为了破解人才、技术、资金瓶颈,银杏融媒积极借势借力、借船出海。
(一)对内培育智媒创新孵化器。银杏融媒倡导新生态、全业态、年轻态,集中力量建设银杏融媒智慧港,打造智媒创新孵化器。强机制,推行“融媒实验室+工作室”运行机制,兴趣化组合、跨部门协作、项目制考核的运营模式。育人才,培养专业的产品经理人,开展移动端产品的创意、孵化、生产、营销和技术开发工作。重激励,实行“给予特殊政策、提出特殊待遇”的双特机制,建立以精品创作、创新创意、传播效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二)对外打造数字技术共同体。银杏融媒与邳州市大数据中心深度融合,共同组建技术开发及运营团队,致力于大数据产业开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大数据中心为融媒体免费提供服务器等资源,“邳州银杏甲天下”App成为智慧城市的唯一掌上终端,实现了资源、人才、技术的共建共享、共生共融,有效解决了人才、资金等问题。
(三)协同共建数智融媒实验室。银杏融媒抢抓中国(江苏)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共建单位的机遇,先后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建立实训基地和融媒实验室,与百度人工智能、新华智云“媒体大脑”、江苏广电“荔枝云”等开展技术协作,围绕媒体深度融合与数智化转型,在项目孵化、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为融媒发展提供支持。
结 语
随着数智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实践,媒体将迎来颠覆性变革的数智化时代。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媒体行业应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预测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在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的大力驱动下,媒体深度融合已经进入平台化发展阶段,发展焦点集中在内容、运营、用户、服务和产品等方面,这迫切要求主流媒体加快媒体数智化转型、打造自主可控平台。另一方面,媒体融合不能停留在内部相融层面,要通过“数智赋能”,积极向外部融合,聚合资源,推进区域互融、跨界共融,在融政务、融服务、融生活等方面实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大成效。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徐希之,黄扬.数智赋能,跨界共融:银杏融媒的融合发展实践[J].青年记者,2023(1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