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事关农民生活质量,事关农村卫生环境,事关农村民生。
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将农村改厕工作视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以此为核心目标,持续优化,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2023年,该镇东王楼行政村在菏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的“改厕质量提升大比武”活动中荣获“菏泽市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称号。
沙土镇隶位于菏泽市牡丹区东北部,北与郓城县的黄安镇交界,西与牡丹区安兴镇、皇镇乡接壤,东与巨野县太平镇、龙堌镇相邻, 南与定陶区半堤镇、孟海镇相连。镇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面积宽阔,常住户数1万9千余户,常住人口近8万人。
在改厕项目工作中,该镇坚持做到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不定过高标准,不搞形式主义,使改厕项目确实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农民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全镇卫生厕所户数共计16252户,实现镇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
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和意愿,普及不同水平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不断提高改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一般村继续推广使用双瓮式、粪尿分集式厕所,个别基础条件较好、污水管网全覆盖的村庄推行改厕与污水治理一体化模式,在农村新型社区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
通过制定《农村厕所使用须知》音频及卡通宣传画等,广泛宣传日常管护、如厕卫生习惯等相关知识。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好厕屋内、厕所周边以及庭院区域的环境卫生。保持厕屋内地面无积水、无蚊蝇、无垃圾,粪液抽取及时,便器无粪迹、尿垢、杂物等,无异味,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改厕管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农村改厕工作成果,该镇筹资70万元新建了一座可以容纳150余方的粪污降解池,并配备了4辆抽污车,委托第三方公司平均每两个月对镇区内农户抽污一次。粪污集中到降解池集中处理,然后运送到李叉楼扶贫农产大棚进行二次利用。
另外,该镇还成立了农村改厕管护工作领导小组,配备6人专班和1个流动的厕所维修队伍,通过建设的沙土镇农村厕所管护信息平台,全时段监控收集农户的厕所使用情况,有问题及时上报,维修队伍接到通知后与农户联系,对厕所进行维修。建立起维修保养、粪污清运、循环利用的服务体系,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镇村设立管护服务站,配齐维修工具和厕具零配件,公开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电话,保修期内免费向农民群众提供厕具维修服务。卫生厕所出现问题影响使用的,各村要积极协调监督厕具产品及配件供应企业和施工单位,按照中标合同承诺的质保期和质保范围进行维修。在产品、工程质保期质保范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维修费用由供货企业或者施工单位承担;超出质保期质保范围或人为损坏的,维修费用由农户承担,同时给与一定政策补助。
沙土镇政府将农村改厕工作成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现场查看、电话询访等方式对各村改厕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进迟缓的村居,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数据弄虚作假、质量把关不严、长效机制不健全的,严肃追究相关村队和人员责任。
下一步,沙土镇将继续严格按照改厕标准和要求,关注“小角落”里的“大民生”,努力弥补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乡村变得更加宜居。
(大众新闻客户端 蒋鑫 郭丽 褚忠胜 乔博)